洪水无情人有爱——淅川县心系群众筑牢防汛“安全堤”

关注南阳网
洪水无情人有爱——淅川县心系群众筑牢防汛“安全堤”
作者:  赵明媚 赵 甫 王 蕾

  7月16日下午2时,淅川县厚坡镇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菅民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径直朝该村独居老人王克兰家走去。

image.png

7月15日至16日凌晨,强降雨致刁河邓州市刘集镇高河村段出现漫堤情况。当地迅速组织人员抢险救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媒体记者 黄 星 周小平

  “老嫂子,下午5点左右可能还有雨,你把屋里收拾停当还上前院吧,有啥需要记得一定给我打电话。”李菅民走进院子,一边将粮食袋子提到石磨高处,一边叮嘱道。

  

  77岁的王克兰一看是村支部书记来了,笑着迎上前,感激地说:“还是你们操心,多亏前天晚上的救助,要不大雨灌进了屋,晚一点儿恐怕连我人也出不来……”

image.png

淅川县干群联动雨后排涝。 通讯员 杨虎辰

  说起7月14日晚的那场大雨,王克兰历历在目。

  

  “13号下了一天雨,到14号下午五六点雨突然大起来,我吃罢饭迷迷糊糊在床上睡着了。”王克兰回忆道,大概7点多,李菅民和几位党员来到家中把她叫醒,当时天色渐黑,她被扶出屋子走到院里时,哗哗流进来的水足有20厘米深。

  

  当时,村支书带队,负责该区域的防汛网格员、党员来了,镇上的专业消防救援人员来了,载满抽水泵、帐篷、沙袋、三轮板车、手电筒、方便面等应急物资的车也及时赶到。

  

  “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闸扒下来,防止雨天漏电,群众的生命安全比啥都重要。”李菅民说,村里的防汛值班员看到村头南庄桥的河水没过了桥面,立即意识到有险情,一边拉响防汛警报提醒村民,一边联动村部展开救援。

  

  晚上8时,王克兰等几户房屋低洼进水较多的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晚11时,在多部门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积水渐渐消退。

image.png

经过连夜抢险加固的新野县王庄镇东张店村唐河段堤坝。全媒体记者 陈杰超 张苗苗

  闻“汛”而动,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做好防汛应急救援准备,这是淅川县各乡镇面对汛情的承诺和生动写照。

  

  李菅民介绍说,唐庄村有7个自然村,其中6个自然村有11个低洼点,重点帮扶人群有47户128人。每个自然村都设有5至6人的防汛小组,每个小组有24小时值班巡逻人员和突击队员,一旦发现汛情立即响应,抢险在前。

  

  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淅川县降雨量增多,7月14日厚坡镇遭遇罕见暴雨袭击,短时间内降雨量激增,导致部分低洼区域迅速积水,防汛形势严峻。面对刁河、前河、塘堰河三大河流与周沟、立新、岗西、王营、王沟五座水库构成的复杂水系及近期持续偏多的降雨量,厚坡镇党委、镇政府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指挥部,迅速集结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及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防汛抗洪突击队。

  

  面对汛情,淅川县各级党员干部全员下沉,勠力同心,他们深入一线,对重点河段、水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测,在重点部位、险工险段预置大型排涝车、大中型排涝机具、冲锋舟、铲车挖机、应急发电机等设备400余台(艘),备足编织袋、砂石、救生绳等救援设备,严阵以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报告险情、处置险情。同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调集抢险物资,确保防汛抗洪工作有序进行。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记者 赵明媚 赵 甫 王 蕾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