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党委、政府深度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强力实施“项目兴乡”“生态富民”战略,做足“土特产”文章,催生了中药材辛夷、精品玉兰、绿色果蔬、无公害香菇等一批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千金方”,引来了产业兴、山乡美、农民富。
“我们家在山坡上种有桃树30多亩,黄桃、蟠桃、血桃等二十多个品种,错时上市从5月份卖到10月份,一年能挣20多万元。”5月30日,皇后乡北召店村下河组果农张广路说。
张广路是一位实诚能干的种地人。这些年,张广路响应当地政府发展绿色果蔬的号召,依靠临近厂区、集镇区的优势,逐年扩大品种桃的种植规模,重点发展早、中、晚熟系列的黄桃、黄金蟠桃、血桃等品种,采用农家肥施肥和套袋管理,错开时间分批上市,每市斤的价格都在5元以上,每亩的收益相当可观,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目前,该乡已在北召店、苏湾、凉水泉、潘坪等5村连片发展绿色瓜果蔬菜1500亩,带动500多户农民年增收2000多万元。
皇后乡天桥村是中国辛夷之乡——南召县辛夷的核心主产区,满山遍野都是辛夷树,家家户户都有辛夷林,处处可见“摇钱树”。“我家现有大小辛夷树1500多棵,一年能摘辛夷鲜药桃8000多斤,卖个15万元不成问题。”南召县皇后乡天桥村辛夷种植户赵付军说。
赵付军家住皇后乡天桥村老虎沟组深山区,山高沟深路远,土地贫瘠,山势陡峭,单靠农作物生活根本行不通。这些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赵付军和山里众多农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坡上挖石造穴、取土植树,日积月累,年年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辛夷特色产业发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该乡已在天桥村、郭庄村、分水岭村等10个村重点发展中药材辛夷5万亩,带动3000多户农民年增收近300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的南召县皇后乡,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变劣势为优势、变不可能为可能,通过“一棒接一棒,一年接一年”的传递接力,依靠发展壮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找到农民增富“锦囊妙计”,走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绘就了美丽乡村“致富图”。
张广路桃园里的套袋黄金蟠桃硕果累累挂满枝头
皇后乡天桥村满山遍野辛夷林海静美画卷
皇后乡分水岭村大庄无公害香菇种植基地
皇后乡万亩玉兰基地观光示范园一景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