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在湍东镇清凉庙村的山间、坡头,挤满了采摘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原来是清凉庙村的金太阳杏又一年迎来了丰收,清凉庙村林果种植大户朱明彦说:“杏果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每天能采摘下来上万斤,大多数都发往江浙沪地区,效益还不错,我们的金太阳杏质量好,个头大,南方市场很受欢迎。”
图为村民采摘杏果场景 董健博摄
早些年,清凉庙村经济发展状况堪忧,受限于当地的地理情况,多是荒山、荒坡,为解决这一现状,湍东镇牵头组织清凉庙村一众干部,结合村里特殊的地理情况,决定发展林果种植业,并在后期陆续解决了灌溉以及技术问题,产业发展开始渐成规模,但只有产业,不完善销路,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经村委会讨论后,在村里成立“果木种植服务农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固有的小农经济变成集体大产业,不仅能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提升种植经验,也能扩大销售渠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由此,金太阳杏在清凉庙村彻底扎下了“根”。
图为村民运输杏果场景 董健博摄
金太阳杏的发展同样也为其余各村提供了借鉴经验,成为湍东镇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增收是前提,致富是目的,仅仅依靠杏果,并不能将林果业的优势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湍东镇将继续在“杏”上做文章,春天赏杏花、夏天品杏果,打造清凉庙村独有的“杏”文化IP。
后续,湍东镇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并尝试打造研学基地、旅游民宿、康养项目,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以“杏”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扩大“杏”文化影响力,从多角度出发,为乡村振兴打开新思路、提供新动能。(通讯员 董健博)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