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人民法院:抓前端、治未病 全面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关注南阳网
淅川县人民法院:抓前端、治未病 全面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作者:  牛琳

      南阳网讯(通讯员 牛琳)近年来,淅川县人民法院以“六防六促”、平安建设为抓手,定期报告万人起诉率,积极与政法委协调对接,建立常态化会商渠道,将涉及各乡镇、社区、行政机关的敏感案件,借助行政职能化解,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同时以诉讼服务中心为龙头、八个人民法庭为支撑,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建立递进式预防化解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分流、源头化解,努力让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

  依托县综治中心,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依托淅川县综治中心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诉源治理工作得到实质化运行,一大批涉及征地补偿、征收拆迁及村级债务等纠纷得以诉前解决。主动向县委、政法委汇报,有效依托县社会治理专班,将“万人起诉率”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办)的综治工作考评范围。自2023年以来,定期向县委政法委报送“万人起诉率”通报,为乡镇综治建设提供了有效抓手。加强与县综治中心的联系,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对移交乡镇化解的案件,邀请相关庭室、相关乡镇主要领导参与进行会商解决。

  加强业务指导,建立递进式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出台《诉源治理工作指引》,将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枫桥法庭建设和刑事家校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拓宽诉源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充分运用法治宣传教育、巡回审判、司法建议等形式,对各阶层人员进行全员教育,有效降低矛盾纠纷和案件发生率。如,主动与工商联联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及多元解纷工作恳谈会,了解市场主体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打造“淅法商联共融护商”品牌。各人民法庭建立调研工作台账,撰写辖区内矛盾成因调研报告,为辖区乡镇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有效智力支持。其中上集法庭将大数据分析与诉源治理结合起来,对多起诉讼案件的类型、特点、来源、分布及矛盾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研判和预警,并实地走访涉及消落地的16个村(社区)和土地征收补偿的8个村(社区),结合镇相关部门数据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了消落地调研报告、土地征收补偿调研报告。多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及相关建议,进一步发挥了基层人民法庭的“战斗堡垒”作用,获得上集镇党委书记的批示肯定。

  提供多元化诉讼服务,促进纠纷实质化解。推行“一站服务、一次办好”工作机制,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诉讼服务并行的“厅网线巡”一体化格局更加牢固。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线下诉讼服务,开展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入户调解。以“调解优先、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为目标,对宜调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对调解不成或不宜调解案件,及时转入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围绕 “速调、速审、速判、速结”的工作理念,通过在“调”字上做文章,在“裁”字上求实效,在“审”字上求精简,做到调解有方、裁断有速、审判有质,让简易案件顺利驶入“快车道”。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淅川巡察:帮助退休教师找回丢失档案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