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春风和煦万物生,来到初夏葱郁拔节长,新质生产力正蓬勃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是我们肩负的政治责任。近日,南阳日报“探访新质生产力·社长(总编)走基层”采访活动走进邓州市、南召县,深入探访南阳市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激活环境卫生领域新动能,建设天蓝水清宜居宜业大美南阳。
位于邓州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走出邓州、走向全国大市场。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 摄
做强绿色制造业
——科技引领环卫设备从燃油到新能源到智能化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
在邓州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港粤工业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达环境),正推动我市环卫领域一场深刻变革:由智能化环卫车辆制造,到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模式,再到培养群众环保意识,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美美与共。
变革,从公司生产的环卫车辆出发;这只蝴蝶,就是科技创新。
“让世界更清新,让环境更美丽,这是凯达环境的企业愿景使命。”凯达环境执行董事李乐安说。在她面前的厂房里,一排崭新的洒水车、抑尘车、清扫车,现代、时尚、美观。
凯达环境成立于2013年7月,从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公司紧紧抓住市场变化,于2017年发力环卫专用车辆这一汽车行业细分赛道,根据市场发展方向深耕细作,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凯达环境的环卫专用车辆拥有工信部公告车型50多个,涵盖垃圾收集、垃圾转运、道路清扫、道路保洁、农牧专用车、新能源六大系列,可完全覆盖城市、农村等各个环境领域的服务场所需求。
走进凯达环境车辆生产车间,只见零部件生产、整车安装等环节有条不紊,科技感十足。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乍一看,清扫车就是在通用汽车底盘基础上进行改装,但实际上这个改装科技含量也很高,一辆车新增数千个零部件,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公司每年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超过5%,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0多项。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和河南省第一批环保服务示范企业等。
把握国家政策方向,紧跟市场趋势变化,凯达环境在提升燃油车辆研发力度的同时,还向新能源方向挺进。在公司的50多个车型中,有16款属于新能源车辆,纯电动车辆已应用到洒水、转运、养护、洗扫等多个场景。尤其是小型新能源环卫专用车辆,成为公司环卫车辆链群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可以满足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所有车辆、设备需要。“目前,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新能源化是方向。近期,公司还将有一批新能源车辆上线。”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道路上,凯达环境的步伐从未停止。公司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主动适应5G时代,研发、生产、销售新设备,努力实现“燃油环卫车—电动环卫车—智能环卫车”的跨越。为了满足智慧环卫服务对车辆的需求,凯达环境与中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投资无人驾驶环卫车开发、参与无人驾驶环卫车标准制定,逐步推进环卫作业从人扫作业向机扫作业转型,推动环卫领域的新革命。如今,该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已可在景区、城市社区使用。
智能化、链群化、绿色化的科技发展成果,使凯达环境环卫专用车辆市场不断扩大。同时,凯达环境不再把眼光局限在车辆制造上,“让世界更清新,让环境更美丽”的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找到了更大更好的应用场景。
发展绿色服务业
——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风生水起
清晨,在邓州市小杨营镇,保洁员正在清扫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电动垃圾转运车走庄串村,将收集到的垃圾运往镇里的中转站;在邓州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港粤工业园里,凯达环境通过“凯达e环卫”智慧平台,正实时观察路面清扫情况、车辆运行状况、作业质量……
这个室内室外联动的场景,是凯达环境打造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的一个具体应用。环卫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为城乡环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7年底,经过近5年快速发展的凯达环境,迎来一次重大的机遇。当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重复以前“乡镇各自为战,资金投入多,治标不治本”的现象,邓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市场化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凯达环境立足环卫产业优势,发力绿色服务业,在邓州成功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迈入新发展阶段。
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从2017年12月开始,凯达环境负责起邓州市各乡镇垃圾的收集、转运及环卫人员的管理等工作。村里设保洁员负责收集垃圾,经垃圾运输车辆转运至乡垃圾中转站,再统一送到市里的垃圾填埋场。这样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使过去的市、乡、村三个治理主体变为公司一个主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新模式最鲜明的特色是智慧化。凯达环境依靠公司智能化装备设施,建立“凯达e环卫”智慧平台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环卫工人佩戴定位手环,可监测出工情况和身体状况;环卫车辆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监控装备和红外传感设施,可随时检查工作质量。系统以监控调度中心为核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RFID电子标签、传感、远程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视化、智能化、移动化和专业化管理,高效解决环卫服务中的“人、车、事、物”管理难题,有效保证了环卫服务的质量。
新模式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经过近一年的运行,2018年11月,在全省人居环境检查中,邓州市获得全省第4名、南阳市第1名的好成绩。2019年,凯达环境将发展战略升级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综合服务商”,从装备制造企业转型为涵盖产品、设备、服务、运维等内容的环境问题综合解决型企业,并通过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为城乡环境治理、垃圾分类、污水处理、餐厨垃圾收集等提供一站式环卫综合服务。
“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执行董事李乐安感慨地说,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过程。服务也是产品,通过发展科技化、智慧化、低碳化的绿色服务业,公司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实现了服务质量的飞跃,并持续积蓄发展新动能。
“深耕南阳、占领河南、走向全国”,继邓州市之后,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迅速在南召县、市职教园区、宛城区等地扎根开花结果,目前,已形成了以邓州(南阳)为核心,向全省和河北、甘肃、湖北、湖南、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的态势,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美丽环境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蝴蝶效应的进程正持续,并最终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一场“绿色风暴”。
构建绿色循环体系
——垃圾分类正由外而内深刻改变着乡村
在南召县马市坪乡白庄村,有一家特殊的超市——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兑换超市。在这里,村民可以用收集的生活垃圾换取生活用品,评出的人居环境较好户可以用奖励的积分领取等价商品。
这样的超市,遍布南召县14个乡镇。凯达环境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服务新模式与南召县实际需求相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使绿色发展之路深入人心。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2020年,南召县成为我省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后,经过与凯达环境共同探索,构建了“三次四分法”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新路子。
“三次四分法”,是由农户、村分拣员、乡镇分拣中心管理员,按照“可腐烂垃圾、可回收物、不可腐烂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进行多次分拣。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由专业公司收集处理,不可腐烂垃圾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可腐烂垃圾则进行堆肥处理,免费供给村民为苗木花卉施肥,从而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实行以来,南召县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等荣誉。
走进白庄村,只见村容整洁,屋舍俨然,鲜花绿树,仿佛进入了风景区。“以前村里可不是这好看的样子,老百姓的生活垃圾都随便堆,房前屋后、路边河里到处都有。”白庄村赵庄组村民王天显对记者说,“实行垃圾分类后,老百姓不但可以通过积分换东西,而且收集的垃圾可以到村里的兑换点换成现金或日用品。现在大家都不乱扔垃圾了,村里可干净、可卫生了,前年还评上了省级卫生村!”
据凯达环境南召负责人冯俊朋介绍,生活垃圾“三次四分法”,是公司绿色服务业模式的一次升级和升华。它带来的不仅是乡村环境的改善,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普及。公司在南召县301个行政村都设置了垃圾回收兑换点(超市),群众在持续参与中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思想上由“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愿意为改善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以创新为主导,以高质量为目标,以高效率为标志,新质生产力如春风吹过,在南阳环卫领域吹起一层层涟漪,不断向外扩散,必将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
专家点评
因地制宜 向“新”突破
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铁红
智能化、链群化、绿色化装备从生产到应用给我市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南阳环卫工作新格局正在加速重塑。
凯达环境以原始、传统产业环卫保洁为发力点,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一个扫把一把锹,手推小车跑断肠”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鼠标轻点信息、调度一览无余的智慧环卫。掌握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实现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这是凯达环境带来的启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可以是新赛道、新业态,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过程再造。只要摆脱了传统生产方式、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都属于先进生产力质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新的“竞速赛”“淘汰赛”。新赛道很多,具体选择哪一条赛道,要看自身的“家底”、自身的优势、自身的竞争力,而不能为新而新,更不能“一哄而上”。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智慧,更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我们要吃透“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这一要点,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像凯达环境这样,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开创发展新模式,还有很多。南阳的养殖业正向生物制药、合成生物迈进;月季、艾草产业向高端技术产品进发;粮食生产不断向科技要产量、求质量……只要我们不断创造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就一定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把自己的家底盘活,该发力的领域坚决发力,该舍弃的产业果断舍弃,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让新质生产力动能更充沛、活力更彰显。
南阳日报记者 / 李明建 乔浩光 王好学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省2024年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南阳新野赛区)开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