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人大代表王建伟: 支部发展“领头雁”,强村富民带路人

关注南阳网
内乡县人大代表王建伟: 支部发展“领头雁”,强村富民带路人
作者:  盛俊郴

  王建伟1991年从部队退役后回村工作,2010年起担任内乡县余关镇子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并成功当选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他坚持抓班子建队伍,带领村两委干部跑项目、拉资金、修道路、引产业,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村庄环境差、集体经济弱的局面。现在的子育村,党支部更加坚强有力,社会稳定和谐,人心向善,村庄环境更加优美,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村民安居乐业。


王建伟.png

图为王建伟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作为人大代表,王建伟深深知道,乡村要振兴,群众腰包鼓起来才是关键。针对村内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他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对接企业项目落地子育,先后引进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子育村切纸加工点,使40多名群众有了务工岗位,有了挣钱门路;流转土地500亩种植蒲公英,并引进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生产加工车间,生产出了“子育牌”产品。成立秸秆青储合作社和生物颗粒加工公司,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超过40万元,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王建伟说:“只有产业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我们办事才更有底气,才能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好。”
  
  “这道理,那道理,服务好群众才是硬道理。”王建伟立足人大代表本职,认准了心中服务好群众的“硬道理”,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去年以来,他共接待选民10次,办理民生实事20余起,开展调研3次,主动走入群众,访民情、听民意。在了解到村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后,王建伟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民发声,在他的努力争取下,1千多万元的资金项目先后落地,7公里的农游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全村实现了组组通油路、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修成了滨河大道和3座闸坝,经过治理的的河道里种上了观赏藕,盛夏时节莲花盛开,姹紫嫣红,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游园里、长廊边和广场上时常传来群众的欢声笑语,子育村夜晚的路灯点亮了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村里“有事找人大代表”的氛围逐渐形成。
  
  2023年,子育村先后获得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态村、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四组一队示范村、河南省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荣获省委组织部“五星党支部”表扬通报。
  
  如今,“水美乡村,幸福子育”的乡村振兴蓝图已基本实现,子育的富民强村之路还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王建伟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
  
  “群众选我当人大代表和村支书,我就一定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本职岗位和履职活动中担当尽责、建功立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无愧于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称号!”王建伟坚定地表示。(通讯员 盛俊郴)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