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乔端镇西庄村官庄回族小学:三十年教育初心不改 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召县乔端镇西庄村官庄回族小学:三十年教育初心不改 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王文栋

图片1.png


  南阳网讯 (通讯员王文栋)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沥风沐雨。在南召县乔端镇西庄村官庄回族小学有这么一个普通的回族教师——沈玉海,他曾自愿放弃到镇区任教的优裕条件,回到家乡村小,三十余年如一日耕耘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一直秉承为党育人,促进团结的教育理念,守护着自己心中的一片热土。


图片2.png


  沈玉海同志自1988年7月参加工作,在他的教书生涯中有三十余年都执教于官庄回族小学,他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尽职垂范,曾两次被县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一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四次被县政府在教师节授于“优秀教师”称号,六次被县教育局评为“模范班主任”;在教研和教学成绩方面获得了许多的荣誉,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在全镇教育系统独树一帜。


  注重思想教育,不断锤炼自身思想、提高教书育人境界


  官庄回小是一所民族学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学生民族成分主要是汉族和回族。学校最兴旺时设有戴帽初中,有学生将近三百人。他参加工作时该校戴帽初中已撤,学校设一至五年级,尚有在校生一百八十多人。沈玉海同志作为土生土长的官庄本地人,中师毕业后放弃了到镇中任教的优裕条件,自愿回到家乡小学服务。为此,当时已分配他到镇中任教的教办室主任周克感到很惋惜,因为那时公办教师奇缺,镇中有一半的民办和临时代课老师,但也同时十分赞赏一个二十岁中师生愿回到乡村,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社会在发展,自身道德和业务修养必须与时代同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三十余年的教坛生涯,他从满头青丝熬到了华发纷飘,一刻也没放弃过学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组织时刻保高度一致,并将平时学习到的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民族政策,运用到工作里,宣传到家长中。三尺讲台粉墨地,甘倾心血育英才,虽然患有心脏病,但依旧初心不改。他曾说,最高兴最欣慰的是看到一个个学生在邂逅时那一声亲切的“老师”的呼唤!


  着重教研教改,切实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他并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他深知:曾经的辉煌只能属于过去,走向未来更得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自己。在教学上他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备课、钻研业务,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向年青同行请教新技术、新技能;在对待学生上严而有度、耐心辅导、真诚沟通,他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他走在课改的前列,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时时校正自己的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写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曾获得省、市、县级奖励。


  致于维护民族团结,共创和谐校园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深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他能够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教育学生加强民族团结。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的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当汉族学生和回族学生发生纠纷时,严把就事论事的原则,把有人想将纠纷上升的歪风死死扼杀在摇篮里;在回族老民办教师上访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牢牢守着不能把个人要求同国家政策相差异时有人把问题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这根红线,筑牢民族团结的篱笆,将矛盾的萌牙控制在初始状态。


  三十多年的痴心不改,三十多年的热情奉献,他在民族团结的工作中谱写了一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赞歌,也正是因为他对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初心,才能促使他永不停息的学习、再学习,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