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场所都应有与其功能、耐火等级、人员密度等特性相适应的安全疏散与避难设施:
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居民楼等住宅建筑;办公楼、医院、旅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
以下地点都应设置可通行消防车并与外部公路或街道连通的道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周围,
工厂厂区内,仓库库区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基地内,其他地下工程的地面出入口附近。
日常生活生产中,占用、堵塞逃生通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楼道成了杂物间, 有的消防车通道成了停车场,有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方便管理”堵塞或锁闭了多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堵塞的通道会阻碍人员疏散,通道中堆放的易燃物会封锁逃生路线,被占用的消防车通道会延误最佳灭火救援时机。
牢记这三条口诀:看标志、记路线,进入小区、工厂、餐饮店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时,首先要提前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熟悉逃生疏散图和疏散路线;做预案、搞演练,
工厂企业应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设定两条及以上逃生路线,并且至少每半年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演练;不慌乱、快疏散,突遇火灾时,保持镇静。按照安全出口标志的指示,利用所有通道有序迅速疏散,切勿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通讯员 孙龙龙 刘恒涛)
编辑:杜增波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