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齐延芳)3月16日,晨光初晓,我们一行三人组成的送教上门教研走访小分队从学校出发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距离县城百余公里的深山区夏馆镇大块地村。我们先到达位于夏馆街的夏馆镇镇北中心小学,组织夏馆、板厂片区的送教教师们开展教研工作。首先,展评3月份的送教过程性材料,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接着,交流学习送教上门优秀个案研究,学习如何从细节着眼,把送教工作落到实处;然后,和老师们一起回顾总结片区上学期送教工作开展情况;最后,理清本学期及近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教研结束,我们一路向目的地奔赴。春天的温柔已挂满了枝头,山里的春风仍略带寒意。虽然我们已经做好了路途遥远的心理准备,但盘旋的山路和频繁变换的海拔差仍使我们缕缕不适。车辆行驶到葛条爬附近时,新的挑战出现了……沥青路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碎石堆和围挡,大家心里咯噔一声,此时距离目的地还有将近20公里。经下车查看,前方正在实施道路加宽工程,临时开辟出了一条便道,勉强可以容得下车轮。容不得半点儿犹豫,我们上车继续赶路,一边是百米深的悬崖,一边是碎石堆,狭窄又险峻,听着轮胎碰撞石块的“嘎嘣”声,我们心惊胆战,但谁也没有退缩。路途中,几度下车探路,小心翼翼地颠簸缓行,我们打趣道:“今天坐了一趟超级远程的轿,也算意外收获,值了!”
进山的途中,几公里见不到一户人家,山茱萸米黄色的花粒正竞相盛放,山上的草木刚萌芽,星星点点淡粉色的桃花为林间增添了一抹生机。根据提前获取的位置信息,我们循着导航摸到了豪豪家,这是我们今天要走访的送教学生之一。一院落已有年代的房屋顽强地立在深山中,门外有几十箱在山茱萸林中忙着采蜜的蜜蜂,路旁田地里的已经颗粒归仓,玉米杆在春风中摇摆着,多么熟悉的场景呀!豪豪家在社区大路边也有新房,但他们更喜欢这所老院落的自由自在,可能这也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吧!
车刚停稳,豪豪奶奶已经从屋里出来了,笑呵呵地和我们打招呼:“听着车门响的声音,想着就是你们来了。”“豪豪,快出来,内乡特殊学校的老师们来了!”我们忙迎了上去,豪豪也扶着爷爷出来了。爷爷颤巍巍地坐在了门墩上,豪豪忙拉着我,高兴地指向门外的电线杆,循着豪豪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我们惊叹道:“是摄像头哟!”这时,摄像头里传出了豪豪爸爸的声音,“豪豪,这是谁来咱家了?”豪豪咧开嗓子大声回应道:“老师。”“好,好,好,谢谢老师们这么远跑来看豪豪。”话音中,听得出豪豪爸爸的欣喜和感动。豪豪爷爷常年伴有哮喘,干不了重活,但老爷子学问不浅善于探索,是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豪豪奶奶身体还算硬朗,每天笑呵呵的,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一家人的定心丸;豪豪爸爸在二龙山附近务工,方便照顾一家老小。
在交谈中,一家人对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非常满意,一直夸送教老师不怕辛苦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不厌其烦地教孩子洗脸洗手、做家务、做运动,教孩子画画、唱歌、识字、数数,豪豪和送教老师亲得很,总掰着手指头算着老师又快来了。一家人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春风,让山区人民衣食无忧。临别时,豪豪奶奶依依不舍地说:“欢迎老师们在映山红花开的时候再回来。”
告别豪豪一家,我们更加坚定了奔赴的意义。我们会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孩子和家长的心坎里,让孩子们体验到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怀。
我们将以“铸健全人格,练生活能力,融主流社会,创生命价值”为教育理念,以爱心为本情动稚儿家长心,以潜心为法多种渠道练师能,以恒心为绳,期待残障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