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纪略

关注南阳网
争当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纪略
作者:  李小胄 胡楚强 赵 彬

111.png河南油田科研基地。




222.png

北京盈科(南阳)律师事务所。


333.png

仙草研发产业园项目一期。


444.png

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


  翻开新鲜出炉的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的蓝图催人奋进,目标鼓舞人心——全力强经济,着力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科创中心。

  

  使命上肩,拼抢出彩。作为全市唯一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精筑城、强功能、兴产业、广聚人、融好资、建设好、运营好”理念,突出“四个聚焦”,奋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增速连续3年全市第一;新进四上企业20家……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澎湃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镌刻争当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的坚实步伐。

  

  握发展大趋势 聚焦定位抓产业

  

  举目远眺是蔚蓝的天,环顾四周是怡人的景。走进位于示范区的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万亩生态圈环绕整个开发区,仿若置身一幅多彩画卷。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同样亮眼——作为经济功能区,开发区无疑已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入驻企业总数已达439家,2023年实现产值23.51亿元,较2022年翻两番。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全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典范,这幅新画卷,从何处起笔?

  

  2022年9月8日,省政府印发通知,对全省开发区进行整合提升,明确了184个开发区,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榜上有名,其战略定位为河南省总部经济副中心、豫西南金融商务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在全省18个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中脱颖而出,示范区党工委给出答案:突出市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锚定全市唯一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定位,围绕总部经济、中介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生态低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对标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盯“一极三区”发展定位,以“两业融合、产城融合”为发展总目标,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总部经济为重点,以创新孵化为动力,打造“一区N园、三轴支撑、四极驱动”的发展空间载体。强力推进“133”产业工程,实施“323”倍增计划,构建以中介服务、智慧物流、文旅康养3个现代服务业产业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智能制造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的“3+3”现代产业体系。

  

  ——跳出南阳看南阳,站位全国出台配套政策。2023年7月,示范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到郑州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许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和平顶山湛河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考察,借他山之石,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等,创造政策优势,打造政策洼地。在各项工作中争唯一、争一流,在区域竞争中杀出重围、闯出新路,加快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发展大跨越!

  

  实践,书写厚重答卷;时间,见证非凡蝶变。

  

  “我们把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上档升级,适时将现有的2.59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争取进入全省现代服务业第一方阵。”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孙大明如是说。

  

  下好产业“先手棋” 聚焦项目抓推进

  

  “销售火爆,产品供不应求!还为全国超5000家企业提供定制开发服务!”春光明媚,南阳仙草研发产业园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仓储、物流车间同时启动运营。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

  

  数据是成绩的有力证明。2023年,示范区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264.07亿元,为全年计划的128.15%,完成投资额居四区第一。今年,又谋划申报省重点项目7个、市重点项目55个,项目个数及投资体量均较去年大幅提升。

  

  向“强”——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南阳万邦农产品国际批发市场、仙草艾产业园、海富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已投产达效,仲景食品产业园即将投产。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拉动全区GDP2个百分点。

  

  向“新”——新支柱新赛道破浪向前。淯阳坊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向“未来”——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北部的康养产业,中部以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中原数谷等为核心的商务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南部以万邦冷链物流、海富电商等为核心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抓招引。围绕主导产业,采取强链补链、以商招商、战区招商、园区招商、资本招商等各种形式,强力实施“重点项目招商攻坚”活动,全年签约招引项目24个,合同引资204.92亿元。

  

  ——抓开工。推行“八快两提”工作机制,明确推进任务、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定期核验、逾期提醒、超限督办,助推项目快开工、早建成。

  

  ——抓投产。实行领导分包、“周碰头月调度”“周通报月考评”等制度,成立38个由处级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服务专班,一企一策、专人专班,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助推项目早建成、早达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中,我们着力做到‘三向三抓’。”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增伟解释道,尤其是创造性开展“招金入区”行动,在50天内引进各类服务企业295家,为晋升一星级开发区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服务引领区 聚焦要素抓保障

  

  2023年3月,北京盈科(南阳)律师事务所在南阳金融街挂牌运营,设有国际投资与涉外法律事务部、政府与社会公共服务法律事务部等11个专业部门,为豫西南区域总部,是南阳市唯一有能力处理涉外业务的律所机构;

  

  紧接着,河南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及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等进驻河南油田科研基地办公,两个研究院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5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获国家专利401项;

  

  …… ……

  

  走进南阳金融街,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办公大楼“现代服务引领区、融智兴业集聚区”的宣传展板引人注目。

  

  开发区企业入驻办事流程图、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南阳市金融中心可租赁区域图、招金入区集中行动……跨入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服务中心,聚焦要素抓保障的行动举措让人耳目一新。

  

  土地保障,让企业放心。2023年,示范区申报建设用地13批次1565亩,获批5批次1094亩;供应土地40宗4535亩。征收土地2000余亩、房屋超过1000户,土地报批、收储、供应数量均居中心城区前列。

  

  资金保障,让企业安心。做大做强平台公司,成立政策性资金争取专班,着力形成“公司+土地”双重融资体制,争取特别国债资金2.43亿元,四区中第一,其中城市排水排涝领域项目7个,争取资金2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全省第一。2024年计划争取政策性资金20亿元。

  

  硬件保障,让企业舒心。总投资近36亿元的市一高新校区如期招生,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即将开诊,智慧物联职业学院(一期)等项目相继开工。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引资540亿元,持续推进仲景康养片区、盆窑李八庙片区等7个城市片区开发,为项目落实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原再担保集团南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南阳城乡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阳文旅体集团有限公司……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楼宇经济总部雏形已现,仅2023年新入驻企业316家,新入驻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中高级职称人才达790人。

  

  融智兴业集聚区 聚焦环境抓服务

  

  仙草艾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8个月,海富电商产业园仅用时12个月,仲景食品产业园历时14个月,已进入设备购置调试阶段,5月份即可投产达效……示范区速度,正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示范区将树牢“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理念,持续打造更具活力营商环境,让示范区成为企业家的盛产地、成功地、向往地、兴业福地。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突出抓好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等重点事项,“一天办四证”“验登合一”新模式全市首创。

  

  强化全程服务,让企业家更加安心创业放手发展。坚持问题前置,统筹解决好项目资金、环保审批、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各类问题,千方百计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进一步扩大助企包联服务范围,实现全区有效企业类市场主体共计3705家服务全覆盖。全区961名包联干部全部下沉企业一线。收集问题619个,全部解决,连续两年荣获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孙大明说,我们将持续强化“项目为王、产业为基”理念,锻造政治力强、观念先进、行动迅速、善作善成、勇争第一、廉政为民的干部队伍,奋力打造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增长极、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数字经济的引领区,为建强副中心“挑大梁、作示范、当表率”。

  

  回眸过去,满心澎湃;展望未来,步履铿锵。

  

  循着春意,一个发展更协调、动力更澎湃、民心更凝聚的南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正在拔节生长。

  

  本版摄影:崔培林 苏 博 张 松

  

  全媒体记者:李小胄 胡楚强 赵 彬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