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个三月,我们与雷锋这个名字温暖相约。雷锋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走进警营,社区民警为民解困尽心尽力;处警现场,110民警与时间赛跑挽救一个个生命;户籍窗口,户籍民警一次次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警营里的“雷锋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服务社区群众,他们尽心尽力
“闺女,刚去超市顺路到警务室看看你,你同事说你去社区走访了,回见。” 这是卧龙区卧龙岗街道汉画社区83岁的储阿姨发给警察“闺女”闫晓哲的微信。闫晓哲是大学园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从警18年早已和社区群众融为一家。她在走访中了解到储阿姨独居生活,便开始了10多年的牵挂,为了方便联络照顾,她还耐心地教会储阿姨使用微信,疫情3年储阿姨更是在她送吃、送药、送关怀的照顾下,安全渡过难关。 和闫晓哲一样,在彭营警务室工作了6个年头的社区民警吴继贤对待社区群众一样尽心尽力。去年2月,她去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居民小张夫妻冷战、婆媳不睦,家庭已经到了破裂边缘。吴继贤耐心了解小张和丈夫、婆婆之间的隔膜,在小张和她丈夫、婆婆之间穿针引线,疏导隔阂,劝慰和好,大半年细水长流的努力,使这个几近破碎的家庭再现笑语欢颜。大年初一,小张一家人专门来到警务室,给吴继贤送上新春的祝福。
处置紧急警情,他们忠诚守护
“警察同志救命啊!我丈夫要跳楼……”3月1日11时许,一报警人称其身患抑郁症的丈夫徐某发了一条疑似轻生的短信后失联。民辅警立即分头行动,和死神赛跑,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站在一楼栋顶楼护栏边缘的徐某。面对情绪异常的徐某,民警王燕充分发挥女性温柔的优势,通过交谈稳住其情绪,并伺机施救,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最终成功救下了徐某。 3月1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送到了市公安局。原来,2月19日下午,张先生发现年近70岁且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的父亲不知踪迹,焦急的他到七一派出所求助。民警热情接待,不畏寒风刺骨、雨雪交加,历经6个多小时,最终帮助其找到了父亲。 “派出所民警的尽心尽力和毫无怨言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感受到了南阳基层民警的辛苦以及人民警察的可敬,致敬这些新时代的雷锋!”这是市民张先生感谢信中的真挚感言。
窗口高效服务,他们暖若春风
3月1日,居民袁某一筹莫展地来到靳岗派出所户籍室求助。原来袁某的母亲春节过后病情复发急需住院,身份证却丢失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又无法来到户籍室办理补办手续。“别急,我们可以上门办理。”户籍民警宋涵的一句话让袁某舒展了眉头。当天下班后,宋涵与同事一起带着工具赶往袁某家。因其母亲无法坐立,宋涵又帮忙整理了被褥,并将带来的白色背景纸平整地铺在病人身下,反复调整拍摄角度,最终选出了合格的身份证照片,并开启绿色快速通道,确保最快拿到身份证,解决了袁某及家人的燃眉之急。 以实际行动守护和传承雷锋精神,已成为卧龙区公安分局所有民警辅警的共识。警营里,雷锋故事在续写,雷锋精神在传承……(全媒体记者于晓霞 通讯员贾耀河)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今天,让我们致敬身边的“雷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