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医疗卫生大队走进中心城区七一游园开展义诊活动。
在社交平台上,有这样一条“什么是不朽”的热门视频,置顶的高赞评论令人惊喜——“雷锋精神是不朽的”。对此,众网友很欣慰并感慨:“果然,每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都没变!”
的确如此,作为几代人的共同偶像,雷锋的事迹温暖人心,他的精神激励着国人,如金色的时代回响,嘹亮悠长。
今天是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我们再次弘扬这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普通人,向他们致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我都是“雷锋”,自始至终,雷锋从未远离,“他”就在你我的身边……
雷锋精神 汇聚成光,照耀一座城
61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具有了新时代的气息。
邓州“编外雷锋团”犹如战友们写给雷锋的一封家书,穿过人海浮沉,穿过岁月悠长,用行动续写“雷锋日记”,用真情述说“雷锋故事”。
1997年4月,560名曾经和雷锋在同一支部队服役的邓州籍战友,在雷锋精神感召下相聚在一起,成立了群众性的学雷锋组织—编外雷锋团。
曾和雷锋上下铺的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一路见证了编外雷锋团一步步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的点点滴滴。从义工营、吧友营、春雷营、薪火营等志愿者雷锋营,到出租车营、厨师营、移动营、房管营、交警营等各行业雷锋营;从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孝老爱亲、助残养孤,到岗位奉献、创业发展、科技攻关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各个领域,编外雷锋团的成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可谓一个人影响着一群人,一群人影响着一座城,座座城里有“雷锋”。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奉献,“编外雷锋团”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邓州也被誉为“中国雷锋第一城”。
“每天做一件好事,帮助别人的同时温暖着自己。”南阳市出租车雷锋营营长唐保青享受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这名出生于1962年的憨厚汉子从买出租车开始就坚持“爱心送考”,在他引领下,每年参与“爱心送考”成为400余名司机朋友的必修课。
据市民政局提供的学雷锋团体数据统计显示,市本级登记的有2家,分别为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合会、南阳民营企业学雷锋促发展联合会;在县市区登记的有3家,分别为唐河县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合会、邓州市学雷锋研究会、邓州编外雷锋团。正在阅读文章的您没准也是其中一员。
在“道德火炬”的照耀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用做好事去感染别人,用行动去传递雷锋精神,点滴正能量汇聚成河,生生不息,让雷锋精神在南阳城不断传承。
热心公益 无私无我,引领一批人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雷锋,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还活着”、我们能成长为千千万万个雷锋。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无数人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1953年出生的李相岑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一家人省吃俭用,却把大部分收入都奉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2002年他发起成立了“学雷锋小组”,于2003年注册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至今,协会团体会员120个、个人会员3万多人,志愿服务400多万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带领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河南省民间志愿服务团队之星”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其个人和家庭分别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慈善楷模”“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等。
平凡的岗位亦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身为郑州铁路公安局洛阳公安处南阳车站派出所民警的邹清林,从部队转业到车站派出所工作,从警30多年来,在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公安保卫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先后帮助150多名离家出走或流浪走失的孩子平安回家;直接或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520余名;破获刑事案件550余起;查获各类危险违禁品1.85万余件,被孩子们称为“警察爷爷”,被同事和车站周边的群众称为“南阳火车站的热心哥”。这位不善言辞的长者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执着精神,向世人诠释了善行无疆的真谛,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最美警察”“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邹清林退休后,他所在的派出所成立了“邹清林爱民帮困小组”,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到爱心接力中来。
诸如此类“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人或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德向善的价值标杆,也播种了一颗颗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南阳盆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平凡岗位 善行义举,温暖身边人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雷锋从未离开我们,各行各业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在学雷锋做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雷锋精神在南阳大地播种生根、开枝散叶。
熟悉魏明军的人都戏称“这是一名不安于本分的厨子”,身为关东饺子城的老板,他在勤劳致富的同时特别喜欢帮助他人。春季去农村学校捐赠柴米油盐爱心助学、隆冬去敬老院奉献爱心……魏明军忙并快乐着。在他的熏陶下,亲朋好友相继加入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列中。“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法规,这些都不难做到。那么,何不从现在就去做呢?”他喜欢用这句话激励众人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西峡县的陈锋,20多年来先后7次见义勇为,挽救了30余人的生命。2006年9月12日凌晨,他与盗窃移动基站通信设备的窃贼英勇搏斗;2011年8月12日凌晨,他争分夺秒救助遭遇车祸被深埋煤堆的两名青年;2022年1月5日晚7时,他路遇一男一女因车祸受伤严重躺在地上,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由于表现突出,他两次被西峡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评为“全县见义勇为积极分子”。淡泊名利的他不仅将1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并且又取出2万余元工资用于奉献爱心。
52岁的牛金生,是一家修锁店的老板,更是一名“一心为民的活雷锋”。这个有趣的称号是熟知他的老朋友起的,真实且形象。这名可敬的中年男子在从事修锁工作的20年里,无数次无偿上门给孤寡老人修锁、换锁。他热心公益事业,是9958南阳救助中心救助部专员,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金牌义工,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时光荏苒,雷锋精神在市井阡陌间接力传递。追随着雷锋的足迹,越来越多的南阳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全媒体记者于欢 张玲 文/图)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南报红娘”牵红线 单身青年联谊会 期待与你相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