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帆破浪立潮头
——南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笔
时下,走在南阳大地,处处能感触到高质量发展的“热度”:产业升级势头迅猛,城乡发展加速蝶变,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发展的动力源,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去年以来,南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树牢有解思维,聚焦发展所向、群众所盼、基层所需,以变革性实践引领全市“干在实处、争当标杆”,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改革有温度
托举暖暖的幸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列举一年的改革之策,项项从为民负责出发,项项聚焦增进民生福祉,项项红利惠及万千百姓。
2月17日,在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多位老年人正在排练节目,大家在这里尽情发挥特长,享受生活。家住市区的退休职工杨可杨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周二、四、六的上午8点,她都会带着乐器准时来到这里。“在这个社区,工作人员提供这么好的地方,俺们都感激得很。”杨可杨说。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是改革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南阳深改工作的进行时态。
——学有所教。强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两集中工作。全市义务教育集团达到853个,参与学校1975所,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达到98.86%,已开工建设17所新建寄宿制学校。
——病有所医。统筹推进“五医联动”,18家县域医疗健康集团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培育省医养结合项目16个;河南国医学院完成六大学院主体施工,市中医院新院进入地面施工阶段;印发《关于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的通知(试行)》,确定12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成功申报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
——老有所养。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六专六好”南阳模式,建成四级养老服务机构1864家,189万老年人纳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高起点编制《南阳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桐柏映山红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示范园区等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就业优先。全力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去年全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8.8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8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68万人;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创业指导工作室,稳步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村(社区)就业服务站全覆盖。一项又一项惠民政策贴民意、暖民心、解民忧,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全市上下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氛围更加浓厚。
创新有高度
孕育腾飞的力量
“感谢国家的减税降费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我们公司缓缴税款500多万元,这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一笔短期无息贷款,不仅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增添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日前,南阳市宇通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景辉感慨地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去年太多的新政,解开了束缚、减轻了负担、优化了环境,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一年,我市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持续迭代:市本级2085项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时间已全部压减至1个工作日,实现全省最优;全市3588个事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免证可办”;在交通运输领域全省首创“无感审批”,实现“智能办”;以“宛美”系列政务服务品牌创建为引领,初步形成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品牌矩阵;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场主体身份码(企业码)全国试点改革;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场主体“评市直单位、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活动方案》……2022年、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3,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2.6万户,总量达108.1万户,成为全省第二个超百万的省辖市。
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
完善开放招商的体制机制。修订出台市招商引资信息收集分类处置反馈、项目签约落地研判、项目考核评价等3项工作机制和县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中心城区5条措施。成功申建河南自贸区南阳开放创新联动区,卧龙综合保税区被认定为“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提升专业化管理运营水平。
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强力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牧原实验室纳入省实验室体系,“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实施“诸葛英才计划”3.0版,构建“1+1+20”人才政策体系,成立1亿元的人才振兴基金,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才贷”“人才险”等业务。
促进现代金融健康发展。实施“招金入宛”工程,新招引中原南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0支基金,金融规模、数量、种类均居全省第二。建立金融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分析研判制度,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治理,守牢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
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我市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推进有力度
筑牢幸福的屏障
幸福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得到满足,而是无论你是谁,都有获得幸福的底气来源——稳定、和谐、有序的经济社会环境。
为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市以问题为导向,拓宽民治法治新渠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推进力度,牢牢筑起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的屏障。
构建平安南阳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领域均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服务型执法建设,出台常见民事纠纷的《一审案件事实查明要素指引》,指导基层法院加强重点案件监管,合力做好当事人息诉工作。推进基层公安管理体制改革,9个符合改革标准的派出所已按照“两队一室”模式运行,南召、内乡分别探索实施联合派出所、中心派出所模式。
构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自荐+党组织推荐”制度,执行《关于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市管领导干部的处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纪实报备制度、定期召开交流推进会等举措,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起草《副局长、科(股)长“中梗阻”现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化拓展“躺平式干部”治理工作。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监督体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提升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以深层次改革促进高质量监督、推动高效能治理。研究制定《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党内监督体系、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全市243个乡镇均设立纪检监察工作办公室,设置协作区纪检监察室65个,统筹协调片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设立4个派驻市管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对市管国有企业进行派驻监督全覆盖。
彩云常在有新天,问道苍穹再远行。改革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为了更好的明天,南阳一直保持临战状态、决战姿态、必胜心态,蹄疾步稳奔跑在深改的路上。(南阳日报记者 陈 琼)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2023年招才引智工作全省第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