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赭阳办事处和广安办事处的成立,面对区域定位、工作重心发生的巨大变化,方城县券桥镇主动谋划、高效推进,充分挖掘重大机遇和潜力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在盘活乡村资源、挖掘经济潜能、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持续用功发力,助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责任落实上练“内功”。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分别对驻村工作队、各村支部书记、帮扶责任人召开会议,开展集中排查,紧盯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全面跟踪并掌握脱贫户实际情况,完善帮扶措施,全面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扎实推进帮扶工作走深做实,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2021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9户155人,消除风险47户124人;2022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8户27人,消除风险5户11人;2023年新进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监测户22户75人。
在聚焦产业发展上下“硬功”。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支撑。该镇认真发展特色种植型产业。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以瓜果、蔬菜、特色大棚种植和采摘产业,全镇智能化大棚发展到200余座,“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进一步做大做强,即围绕券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横一纵”两条道路和镇区“一个中心”,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露天蔬菜种植、小辣椒种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观光采摘农业,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业,实施“订单农业”。突出产业集群优势。稳步扩大光伏带动规模,优化村集体“三资”配置,促进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环福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建成电商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积极主动谋划建设电商小镇,以“互联网+”战略为引领,引导网商走品牌化、质量化的路子。
在深化就业帮扶上发“实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解决好就业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该镇持续扩大就业帮扶成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氛围,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保育员、缝纫工、苗木花卉等培训班,培训400余人,2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切实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提高脱贫人口的家庭收入,全镇共设置公益岗位161个,助推已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聚焦工作人员到岗、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化水平提升、就业服务到位的目标,重点推进村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人员专业化、数据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全链条”“零距离”的就业服务,至目前全镇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人,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三业7953人。
在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上修“外功”。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公司绑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精品化,依托河南永优种业和方城慧丰农资等公司,与镇内相关种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党桥、龙庄等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合作社绑农户,搭起村民致富桥。开展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户嵌入一产业”产业帮带行动,依托26家光荣合作社,以一户至少嵌入一项支柱产业为目标,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高于上一年度。村绑村,抱团发展闯出路。三间房村与券桥村等进行绑定抱团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冯洼村与闻老庄等村进行绑定抱团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券新、好庄、马岗等村进行绑定抱团大力发展林果采摘业,十二里河等村绑定抱团发展苗木花卉等,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此外,推进党员干部、“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数字平台绑农户,促进农业信息化。
在发挥土地效益上动“真功”。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完善提升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22年协调完成了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23年投入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全镇高标准粮田基本实现全覆盖。高度重视深翻整地工作,广泛宣传、积极引导,通过重点宣传整地后农作物的长势、产量和经济效益,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不想翻”到“主动翻”,彻底打破土地犁底层,改变土壤结构,促使产量逐年递增。通过土地深翻等措施,持续助力农业生产丰收。(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水利局开展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下一篇:河南镇平:扫雪除冰保路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