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24日,“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野黑陶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序幕,数十件新野黑陶克服不利因素从南阳、海南、成都、上海出发,漂洋过海赴马来展出,吸引了不少中外人士驻足参观,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中国中文卫视、中华网、凤凰卫视都给予了跟踪报道。南阳、新野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再现高光时刻。
图:展厅内展柜中的新野黑陶艺术品
图:展柜前游客在驻足观赏
此次展出的黑陶艺术品达数十件,涉及有倒流壶、酒盏、工艺品摆件等多个品种,展出现场,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在展柜前驻足欣赏。
来自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吕永正细心的给围观的游客讲解新野黑陶的历史: “新野黑陶在民间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 ,这个倒流壶,它是中国古代把戏活,水从下面(壶低)进去后,却漏不出来. . . . . .”
中国文化中心(吉隆坡)主任张杰鑫与文化推广使吕永共展示黑陶
南阳新野黑陶产于新野城西的岗北村,根据《新野县志》记载,过去新野黑陶品种繁多,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炊具中各种型号的缸、盆、碗、罐、坛,冬天取暖用的火罐,以及茶具、酒具,祭祀用的蜡台、香炉,照明用的灯台,煮肉煲汤用的砂锅,煎药的药罐,消夏用的瓦枕,文具中的砚台、笔筒以及厅堂里的摆设毛筒、花瓶等等,都可以烧造。黑陶的优点是透气。用陶壶沏茶不会变味,茶香扑鼻,沁人心脾;用陶罐装冷水有一定保冷效果,千百年来,本地农民在夏季务农时,都会提上一陶罐凉白开解渴;小口径黑陶碗更是做豫菜的必备炊具,豫菜中最具特色的品系就是“蒸碗”。它是把成型的食材装入黑陶碗中,再上笼蒸,熟后出屉,倒扣于盘子中,食材会保持最初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焖” 菜肴,在传统宴席中被称为“大碗”,属压轴大菜。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用黑陶碗蒸制出来的黄焖类菜肴,味道纯正,香味四溢。
媒体报道
据悉,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吕永就是河南新野人,一直致力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推广输出,2023年上半年曾把中国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阿霞书记》,以及民间书画文化推广到俄罗斯、英国、缅甸、马来西亚多地展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人,在其“家乡情结”感召下、王红蕾、钞领先、赵栋阳及马云峰等一批新野“家乡人”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新野黑陶得跨国之行。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南阳市区2100元/月,邓州2000元/月,其他各县1800元/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