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南阳市委手机党报 南阳网主办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癸卯年冬月十四
★公益广告:我为创建添砖瓦 文明惠及千万家
【便民】
★天气:今日8时-18时,多云,温度-2~10℃,东北风<3级,中度污染。
★生活指数:气温较低,在户外运动请注意增加衣物。
◆导读◆
【封面】河南日报一版刊发我市报道:从“定位”变“地位”
【时讯】总产59.3亿斤 增长5.2% 我市秋粮产量增速创新高
【专题】中天碱业节能项目:“中国碱都”再添新军
【县市区】桐柏县又获一项全国十佳殊荣
【乡镇】方城县券桥镇:特色产业兴 农民不“猫冬”
【民生】戴口罩!今起河南多地有霾
【关注】中办、国办:鼓励各单位安排职工除夕休息
【热线】18338309119 63161599
浏览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请点击http://epaper.01ny.cn
【封面】
河南日报一版刊发我市报道:从“定位”变“地位”
----------
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决策,赋予南阳新的发展定位: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两年来,南阳市突出走好特色发展路径,紧扣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加速探索生态宜居、创新高效的新发展动能,在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之路上全面起势。2022年,南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5亿元,同比增长4.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中西部20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南阳居第6位,迈入全国百强城市“腰部”方阵。2023年前三季度,南阳各项主要发展指标依然处于全省先进行列。(河南日报)(详见http://985.so/wa97z)
【时讯】
总产59.3亿斤 增长5.2% 我市秋粮产量增速创新高
----------
12月25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23年,我市秋粮单产682.6斤/亩,比上年增产33.4斤/亩,增速5.2%,比全省秋粮平均增速高出两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创历史新高。秋粮总产59.3亿斤,比上年净增2.9亿斤,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南阳日报)
河南首批 南阳多所学校上榜
----------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日前发布的《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名单的通知》,我市实验中学、唐河县第三初级中学、桐柏县安棚镇第二小学、市第十四小学校、市第七小学校、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社旗县第一完全学校等7所学校获评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教育厅)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照“七个着力”要求,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记者陈琼)(详见http://985.so/wa9jj)
我市推进“双围双违”整治迎“双节”
----------
近日,市城管局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双违双围”整治,保障“双节”期间良好的城市管理秩序,同时将在中心城区规范设置春节临时年货市场。目前,“双违”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违法建筑819处39.4万平方米,“双围”整治提升458处,其中,拆除118处,拆除面积27787平方米;整改提升340处,累计长度283040米。(全媒体记者洪塔)
【冲刺四季度 确保全年胜】
中天碱业节能项目:“中国碱都”再添新军
----------
近日,在冲刺决胜四季度的关键时期,投资50亿元的桐柏县中天碱业碱矿资源创新节能深加工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大型机械设备齐齐上阵,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工人们抢工期、赶进度的热情,处处都是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该项目是今年桐柏县最为重视的工业项目之一,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亿元,年利税2.4亿元,带动就业500人以上。(记者吕文杰)
【县市区】
桐柏县又获一项全国十佳殊荣
----------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在三亚市举办。论坛发布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桐柏县荣获全国十佳“2023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市、区)”称号,这是继2022年获得“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后又一殊荣。(桐柏故事)
西峡县: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
12月25日,在西峡百菌园公司香菇酱油生产区,几百口大缸装满黄豆慢慢发酵,散发出诱人香味。两年前,西峡县利用150万元衔接资金入股百菌园公司香菇酱油生产线,拉长扶贫产业链条,带动30户58人人均增收3750元。(全媒体记者范亚康)
南邓高速建设又有新进展
----------
12月25日,南邓高速公路跨赵河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浇筑主墩墩顶首块混凝土连续梁,标志着该项目大型连续梁正式进入上部梁体施工。据悉,南阳至邓州高速公路项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南阳市高速公路路网,巩固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促进沿线城市经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通讯员胡小虎/摄)
社旗县:冬至粉条晾晒忙
----------
社旗县优质红薯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盛产粉面、粉皮、粉条。近年来,该县不断拉长红薯产业链条,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从事红薯种植和三粉加工,亩均增收达2000元,借助市场化运作手段,引进了全自动酸辣粉、火锅粉皮生产线,不断探索三粉产业深加工,小小的粉条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光明日报)
【乡镇】
桐柏县朱庄镇:种下小香菇 农民腰包鼓
----------
近年来,桐柏县朱庄镇以“万企兴万村”为契机,在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引进香菇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吸引朱庄镇及周边村300余农户入社,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种植香菇,实现产值3亿元。据悉,该镇香菇已出口到泰国、韩国等国家,每年出口食用菌600吨以上,出口创汇900多万美元。(通讯员李湘圆)
方城县券桥镇:特色产业兴 农民不“猫冬”
----------
进入隆冬季节,天寒地冻的农村进入了农闲时节。然而在方城县券桥镇,农民纷纷在家门口寻找增收路子,种大棚、忙加工,村村呈现出一幅冬闲人不闲的劳作场景。作为农业大镇,券桥镇精心打造出三间房、闻老庄、冯洼等一批果蔬和食用菌温室大棚示范村,累计发展温室大棚200多座。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28家,2000多名群众在冬季农闲时节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方城融媒)
【民生】
戴口罩!今起河南多地有霾
----------
今日,北部、中东部有轻到中度霾,局地短时重度霾。27日到30日,我省北部、中东部有中到重度霾。(河南气象)
【关注】
中办、国办:鼓励各单位安排职工除夕休息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休息。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中国新闻网)
【每日一景】
坝上秋浓(李长路/摄 来源:光影中国网)
【健康】
养护关节注意防寒保暖
----------
秋冬时节,骨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中老年人应避开寒冷早晨外出锻炼。早晨气温低、湿度大,此时在户外锻炼,将增加风、寒、湿之气入侵的可能。(大河健康报)
【历史】
★1999年12月26日,我国西部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抵达南极洲;
★1978年12月26日,我国第二条交通大干线枝柳铁路通车;
★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人发现镭。
【美食】
荷叶饼夹孜然羊肉
----------
主料:羊腿肉、荷叶饼、香菜适量;
辅料:花生油、盐、生抽、蚝油、白芝麻、辣椒粉、孜然粉、味精适量;
做法:
1.羊腿肉切小块,加适量盐、生抽、蚝油、玉米淀粉抓匀;
2.淋适量花生油,抓匀稍腌;
3.锅里适量油烧6成热,放羊肉划散,30秒捞出;
4.留底油,炒香蒜蓉、花椒,倒入羊肉翻炒;
5.加适量盐、味精、孜然粉、辣椒粉、白芝麻翻炒几下,盛出;
6.荷叶饼蒸熟摆盘,香菜铺到中间;
7.最后铺上孜然羊肉即可。
●温馨提示:
★南阳手机报法定工作日每天发送两期(早晚各一期)。更多新闻见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网(www.01ny.cn)及南阳网官方微信(微信号:nywbbs)。
★主管单位:南阳日报社
★终审:黄术生
★校审:王鹏
★编辑:马钰春子 周颖 徐璐
★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如果您对本报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加微信:wangpeng-xjp留言。手机报投稿邮箱:nysjbbjb@163.com。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12月25日晚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