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五星”创建聚合力,拓宽增收致富路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五星”创建聚合力,拓宽增收致富路
作者:  王炳中

  方城县券桥镇以产业兴旺星村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围绕“一村一品”建设成效明显、“双绑”机制稳定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好等7项考核指标和2项否决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抓项目、强产业、优服务、补短板,全力以赴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河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个一”机制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每周开展一次村级接处访,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居更和谐”;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村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开展一次党支部书记大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深入开展好“四色评定”、“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开展标兵村党支部评选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促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持续深化党员的基层管理“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加强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为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提供源头活水和持久动力。


  利益“双绑”提升特色产业效能。围绕培育“一村一品”,推动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助农增收致富。引进和培育镇内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通过资源共济、信息共享,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林果采摘、光伏发电等产业,开展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户嵌入一产业”产业帮带行动,依托26家光荣合作社,以一户至少嵌入一项支柱产业为目标,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高于上一年度,2022年全镇26个光荣社1162户2286人实现分红228.8万元,实现了入社脱贫人员补助和务工收入双增加;持续完善运营马庄等13个行政村24个光伏电站,全体脱贫户和监测户受益。完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镇村劳务服务机构,明确专人做好劳务“供需”信息收集登记,并通过“农户下单、政府理单、公司派单”模式,推动群众多渠道就业,全镇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人,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南阳智慧就业平台信息录入25586人。


  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该镇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系统谋划,出台《券桥镇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为全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谋篇新局。着力构建党委谋划、组织引领、部门协同、村级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围绕“五星”支部创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让“领头雁”学有标杆、干有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服务型”集体经济,三间房村在原建有14个蔬菜大棚基础上,积极统筹各方项目资金,投入100万元新建3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投资160万建设1个19000余平方的联动棚,进一步扩大特色蔬菜产业规模。邀请县有关部门对本村温室蔬菜大棚发展进行指导、培训、提升,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品牌化,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20万以上。马庄村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发电、温室大棚、休闲观光农业、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多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