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渠清水 润泽万千百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南阳实践

关注南阳网
守护一渠清水 润泽万千百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南阳实践
作者:  赵洋

  12月7日至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通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情况,北京市发改委等12位发言代表中,南阳市作为河南省唯一、全国6个作经验交流的省辖市之一发言。

  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责任。近年来,南阳市在“两山论”的引领下,一边用坚定的信念牢牢扛稳“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一边用创新的举措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全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增添不竭动力,推动绿色产业健康高效发展,使生态产品价值得以高效实现。

  强化顶层设计 扛稳政治责任

  南阳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林地面积约占河南省的四分之一,优越的自然禀赋下,如何一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成了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长期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全市上下的探索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获得了认可:2021年7月,淅川县、西峡县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2022年1月,南阳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积极探索符合南阳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路。

  一方面,围绕可持续,扛稳政治责任。压实保水质责任,建立健全了南水北调水源区和干线工程河湖长体系,市委书记任丹江口库区总湖长、市长任干线工程总河长,293名河湖长扎实履职,8286名巡查队员开展常态化巡查,形成了“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坚决守牢水质安全底线,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关停涉污企业1100多家,恢复库容540万立方米,实施“互联网+护水”机制,汇水区15条河流全部纳入“一河一策一图”。目前,累计送水超60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另一方面,围绕可量化,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结合南阳实际,研究制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方案,明确6大措施、19项重点任务,构建了可量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项机制”,即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及价值机制、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机制 做实保障支撑

  一个完善的长效机制,是事业永续发展的基石。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保驾护航。

  坚持规划引领。南阳市高标准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丹江口水库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等多个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为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供规划保障。

  坚持法治护航。出台《南阳市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是南阳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地方法规;颁布实施《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河南省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坚持科技支撑。邀请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顶尖专家教授开展培训授课,聘请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组建 专业技术团队直接参与试点工作,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

  坚持金融服务。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出“花卉果木抵押贷”“林权抵押贷”“绿色供应链融资”等10余种绿色农业金融产品。中原银行成功落地全省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4300万元。

  创新路径模式 发展生态经济

  让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南阳市认真践行“两山论”,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化途径,全力打造水源保护与绿色发展新样板。

  围绕可增值,发展生态经济。南阳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发展以月季、中药材、猕猴桃、香菇、茶叶为主的花、药、果、菌、茶“五特”经济,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发展肉食、粮油制品、食用菌、生物医药、林产品、果蔬、乳制品、酒业等八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全域化生态旅游,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进生态与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成9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

  同时,围绕可复制,创新路径模式。探索土地出让生态产品溢价,探索矿权出让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资源交易试点,探索建立损害赔偿协作机制,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强有力的举措和不畏艰难的探索,使南阳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首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第二批EOD项目试点市等荣誉;淅川县《生态产业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批案例;以牧原为龙头的肉食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300亿元,以宛西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400亿元;2022年,南阳市接待游客8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2亿元。(全媒体记者 赵洋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