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投身妇女工作12年,默默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她是妇女同胞的“娘家人”,了解妇女所需,满足妇女所求;她奔波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动人的诗篇。她就是西峡县重阳镇半川村妇女主任郑红丽,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不一样的巾帼力量。
谱好民生曲,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民生无小事,咱妇联不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嘛……”郑红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1年进村,任妇联主任12年来,郑红丽在妇女维权、家庭纠纷、关爱留守儿童、发展乡村产业等各方面积极协调,用自己的耐心和责任心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
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郑红丽深知只有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因此,当选村妇联主任以来,她经常走村入户,挨家挨户解决困难,收集村民的意见想法,积极为村民办实事。
郑红丽始终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发挥妇联在群建中的作用,作为妇联主任,她尤其注重女性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努力把更多的优秀妇女吸纳到党组织当中,把妇女群众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带领广大妇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建强基层妇联组织,把党的温暖普惠到每一位妇女,带领广大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飒爽英姿。
念好振兴经,做人民群众的帮扶人
半川村大部分男性常年外出务工,女性在家务农,相当部分农村妇女在家没有谋生的出路,只会种那几亩田地,增收渠道受限。郑红丽心想:“自己是这个村的妇联主任,怎样才能为全村的妇女群众获得更大的利益呢?”
考虑到半川村丰富的土地资源,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已经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于是,她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大家种植猕猴桃、连翘等经济作物。郑红丽带头干,亲自去学技术、招企业、引资金,并依托半川村“妇女之家”,多次组织召开妇女大会,围绕产业发展做好法律、政策、技术解释宣传,定期开展各种项目培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累计带动10余户脱贫群众发展田间经济作物种植,培养妇女致富能手21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半川村的妇女同胞们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力量。
奏好和谐音 做人民群众的引路人
郑红丽深知,在农村,妇女茶余饭后扎堆闲聊的陋习由来已久,不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乡村风尚,更不利于推动文化振兴。
1985年幼师毕业的她,在教育行业积累了深厚的文艺功底,为了彻底的移风易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郑红丽带领广大妇女,解放思想,加强学习,提高妇女个人素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还利用夜晚闲余时间,指导大家跳广场舞,排练精彩的舞蹈节目,先后多次到镇上演出,并多次获奖,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在她的引导下,半川村多数妇女在外是致富能手的女强人,在家是贤妻良母、孝敬公婆、持家有道的好媳妇,群众们都贴心地称她为“引路人”。
郑红丽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是儿女敬爱的好妈妈,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及村民们认可的好同志。郑红丽常说:“一个人要有广阔的胸襟,要容得下误解,对人要有耐心和爱心,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才能温暧百姓的心。”经常有人劝她说,辛苦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可是她总是嫣然一笑,坚定地说:“人活着就得活得有价值,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干部,就应该为人民、党和国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通讯员 索瀚)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