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出题自考”强韧热线 “穿针引线”绣好画卷
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排忧解难的“减压阀”、营商环境的“助推器”和社会治理的“稳定器”,近年来,南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市12345热线)健全运行机制,实现便民服务一号响应、民意诉求接诉即办、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全力当好“总客服”。
一呼即应 接诉即办
每天上午9时许,市12345热线当天接线量通常会超过800通,在此起彼伏电话铃声和清脆快速敲击键盘声背后,是热线人的辛勤付出。
11月19日20时21分,市12345热线接到市民刘先生来电,反映孔明大道有铁皮倒在路上影响车辆通行。21时许,卧龙区热线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联系施工方拆除铁皮。次日凌晨2时许,道路恢复畅通。
“早上7时51分,我接到了市12345热线回访,中午我去看了,处理得挺好。”刘先生连连称赞。
近年来,市12345热线改进“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建议类工单立即交办,做到“当时交”;咨询、求助、投诉等紧急类工单,坚持热线联动到、部门联系到、市民知悉到的“三到”原则,做到“当日办”;对事件复杂、疑难诉求,通过现场督办、会议督办等方式,进行责任划分,做到“当周研”。
人库合一 高效精办
“一根热线,情牵两头,小热线反映的是大民生。”市12345热线负责人张鹏表示,“在保证效率和温度的同时,我们秉持热线多干活,为基层承办单位‘减负’的理念,不断在接得‘精’上下功夫。”
水电气暖、交通出行、社保政策……市12345热线以精细解答、精准转办、精心查办、精确办结为要求,建强知识库,提升直办率,接线更有质效。“每个月我们都要向市12345热线中心报送知识库内容,涉及民生的内容提前报备。”市住建局工作人员感慨,“现在我们的压力减轻了,很多问题热线中心已经直接向市民解答了。”
有了知识库,还要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将转业术语转换成市民理解的大白话。“为了服务好市民,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学习。”市12345热线中心班长表示。
协同联动 合力共办
一些民生小事看起来是“一句话”的事,实际办起来却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部门联动处理。
市民来电:“这里有两根线杆断裂,感觉挺危险,离学校很近,学生们马上就要放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督查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发现涉事线杆牵扯到供电公司及多家通信公司,遂将情况上报至市12345热线中心。中心启动多方联动机制:广电公司对断裂线杆进行维修支撑,供电、移动、联通等公司对线缆进行归集整理,安全隐患消除。
道路积水、树木倒伏、水管破裂、停水停电……市民反映的一件件民生“小事”在紧急交办平台上即时编号联动,一个个部门到达现场协调,一桩桩难题合力破解,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主动出击 未诉先办
市12345热线综合运用会议督办、书面督办等,通过日报、周报、月报定期提醒预警热点民生问题,加速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被动响应”向“主动出击”转变,通过一个个热线诉求“小切口”撬动城市治理“大课题”。
从1月份的春运出行到5月份的中招、高考“静夜行动”,从9月份的教育医疗专题到12月份的农民工工资专题,市12345热线把握时间节点,提前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8月份,市12345热线就约谈了我们,针对每月热线办理考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要求供暖保障‘冬病夏治’。”国电投南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说。
接诉即办是群众“出考题”,热线及承办单位“答卷子”;未诉先办是热线“自考”,承办单位“应考”,群众“阅卷”。形式转变的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市12345热线中心坚持“小热线、大民生”高站位,捏紧问题导向“绣花针”,强韧热线这根“线”,织密服务群众的“针脚”,“穿针引线”绣出基层治理好画卷。(全媒体记者 李 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唐河:巡察助推“五星”支部创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