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会召开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会召开
作者:  陈琰炜 柏伴雪

南阳市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会召开

产业链优化 竞争力重塑 价值链跃升 加快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

朱是西讲话 王智慧主持

  

  南阳网讯 (南阳日报记者陈琰炜 柏伴雪)11月29日,南阳市新型工业化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会召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强大的产业支撑。市委书记朱是西讲话,市长王智慧主持。

  

  金浩、李鹏、白红超、周大鹏、杨曙光出席。

  

  会议传达了全国新型工业化会议、全省新型工业化暨产业链培育推进会议和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市中医药管理局、高新区、牧原集团、卧龙防爆集团、西峡县分别发言。

  

  朱是西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新基建工作提出七点明确要求。

  

  一要提升认识,拉高标杆。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基建的发展和壮大,是打造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础。要着力打造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下功夫推动转型升级、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力争到2025年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新型工业化和新基建整体发展规模走在全省前列。

  

  二要优势再造,强链壮群。明确主攻方向,聚焦7大产业集群、16个重点产业链,落实“三长制”,强化专班力量,每月集中调度。革新推进方法,探索推行“1+7”工作法,“1”即每条产业链明确一个培育推进方案,“7”即每条产业链要抓好建立完善一个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谋划建设一个专业园区、建立一个供需对接平台、形成一个创新合作网络、建立一只产业投资基金、建成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立一套公正客观的评价考核机制等七项重点工作。优化产业生态,建强专业园区,强化项目招引,加速主导产业耦合集聚、链群发展。

  

  三要大抓创新,换道领跑。建强创新平台,发挥好现有平台作用,紧盯前沿,多出成果,同时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南阳市场化、产业化。开展创新产品综合推广场景行动,帮助新技术新产品拓展市场。引育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四要筑牢基座,数智赋能。增强信息支撑能力,加快实施中科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边缘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融合应用水平,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围绕构建“1+3+N”智慧城市体系,加快建设城市“数字大脑”和企业云、政务云、民生云,统筹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文旅等场景应用,建好城市智能驾驶舱。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筑牢“铜墙铁壁”。

  

  五要生态循环,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转”,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智能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柔性显示终端、AR/VR智能可穿戴设备、3D打印等未来“五大件”。严格标准“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上马。降低用能成本,提升绿色能源占比。

  

  六要创优服务,育强主体。提速“千企升级”,抓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培育壮大,支持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进上市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优势明显、引领作用突出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抓实“万人助万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把企业的事情当成家事来办,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钱、用能、用工、用气、用水、用电等问题,打造近悦远来的“六最”营商环境。加强开放合作,依托中欧产业园,吸引更多外资、外企落户。鼓励有实力、有需求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兼并、重组、上市,帮助企业在海外抢订单、拓市场、寻商机,打通“宛品”出口通道。

  

  七要极限尽责,高效落实。拧紧责任链条,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心,主动担当、创新作为。强化政策支持,对国家、省出台的支持政策,逐条研究、主动对接,同时立足南阳实际,出台配套措施。做实要素保障,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用地指标市级统筹,充分保障新型工业化和新基建用地需求。

  

  王智慧指出,要突出超前谋划和立足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基建的发展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南阳产业、企业、基础设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因时、因地、因企选择切入赛道。突出积极融入与主动开拓相结合。既要紧盯新能源汽车等国家、省级重点产业链,奋力在全国全省产业格局中争先创优,也要聚焦防爆电机等特色产业,努力做大龙头,做强品牌。突出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在发挥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政策保障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突出拼争项目与落地见效相结合。既要精准招商引资,补上项目短板、产业缺口,更要把精力集中在项目建成投用“后半篇文章”上,助力企业更好成长、加速壮大。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开园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