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探索数字化乡村振兴新路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方城县券桥镇:探索数字化乡村振兴新路
作者:  王炳中

  一点开手机,就可轻松“掌控”蔬菜大棚的温度;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卖出好价钱……方城县券桥镇的广袤田间,一幕幕生动画面,展现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方城县券桥镇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多个维度,努力让乡村振兴时代新画卷更加可观可感,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字化乡村振兴路径。


  打好数字化底座,农业产业加“数”跑。进入十一月份,方城县券桥镇三间房村的温室蔬菜大棚,承包户通过电控按钮,一个个都把卷起的塑料膜盖起来了,村党支部书记王丰玲说“这还不算啥,不光有自动卷帘机,还有水肥一体机、自动放风机、自动喷灌机、环境参数传感器等各种智能化设施,我们这里的数字大棚先进着哩。”近年来,该镇立足农业乡镇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各领域融合应用为着力点,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培育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该镇于2023年5月建成投运了镇电商直播创业园,开设香菇酱、棒棒糖、童装等10余个产品直播线,组织培训400多人次,帮助群众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原则,努力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建设数字化平台,乡村治理变“智”理。近几年来,在券桥镇区各个商业门店和各个乡村,乃至各家农户,不管白天或者黑夜,一只只“天眼”在“巡逻放哨”,有啥动静,大开手机就能看到,镇区一门店左右有两只“天眼”,店主李某说,原来每天都要住店看店,现在不用了,手机开着,店门前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这一切得益于该镇实施的“雪亮工程”。该镇按照市县“雪亮工程”建设要求,大力建设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对全镇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镇区不低于50路,各行政村平均不低于6路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同时各家各户也陆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与手机进行联网,为平安建设装上了千万只“眼睛”。此外,该镇还推广智慧巡河,运用好河长制信息系统综合、河长巡河、社会公众三大板块,各级河长熟练运用App巡河,“智慧河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智慧巡河”“智能治水”等。推行智慧防火。依托网络铁塔建起了14个“蓝天卫士”视频监控探头,达到了镇域地块监控全覆盖,在全镇布下了禁烧的天罗地网。


  释放数字化红利,农民生活增品质。今年秋收大忙季节,券桥镇因种植花生面积大,正赶上阴雨,机械收割不成,人工收获速度慢,很多村民医疗保险缴费都采取了网上缴费,60多岁的李大婶说,年龄大了,眼神不好,现在用手机就能缴费,上学的小孙子自己都会缴,太方便了。拒不完全统计,今年该镇的网上缴费人数在1500人以上,较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该镇以优化政务村务服务环境为抓手,推进“放管服”改革向镇村的延伸。开展“指尖上的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消除“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推广“豫事办”APP,各村注重发挥年轻村干部的优势,用好用活“豫事办”APP,在家门口服务村民办事。此外,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家庭医生远程会诊开展健康指导、慢性病监控普查,有效减少农村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