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方城县博望镇:大棚种菜花样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百名记者走基层 | 方城县博望镇:大棚种菜花样新
作者:  李辉 李善喜

百名记者走基层 |

大棚种菜花样新


  11月15日,在方城县博望镇皮庄村温室大棚蔬菜园区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今年的红薯已基本收完,我们在10月下旬又开始种红薯了,这次其实种的是红薯菜,那边大棚里已长出红薯菜,开始售卖了。”正在红薯菜大棚忙碌的皮庄村村民皮丙宝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这3亩红薯菜大棚刚刚种完,再过20多天就能长出红薯菜,半个月割一茬,能收获差不多一年,仅这3亩红薯菜棚,一年毛收入10多万元。

  记者来到已经长出红薯菜的大棚,只见绿油油的红薯菜非常喜人。一旁的皮庄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军说,红薯菜割着卖、香椿进大棚、番茄结成串、西瓜上架子。不少群众对大棚种菜的体会是:念好“三字经”,唱响“四季歌”,温室大棚种菜花样新,科学种田生金银。

  博望镇农业中心主任郭德奎介绍,这里春种早、夏填空、秋延后、冬季种菜算“拾钱”,打破了四季差,不管啥季节都有新鲜菜。博望镇农民种植的“补季菜”在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的同时,也开启了农民致富的大门。

  温室大棚种菜是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通过科技手段和勤劳耕作实现高产高效的捷径。近年来,博望镇在塑料大棚控温、控湿、提墒、保墒、补光、遮阳等方面不断探索,力求把科学增效的潜能发挥到极值。

  赶上好形势,种地讲科学,博望镇农民念好“三字经”,在“菜”字上做文章,真正拎起了现代农村的“菜篮子”。(全媒体记者 李 辉 通讯员 李善喜)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