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下“三功”提质效 赋能建强副中心
——南阳市“两新”组织“两个覆盖”百日攻坚纪实
新成立19个行业党委,新建立371个党组织,培育了9个省级示范点和31个市级示范点;10人以上新经济组织、30人以上新社会组织、排查出的新就业群体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个覆盖”100%……11月16日,记者从南阳市委组织部获悉,南阳市“两新”组织“两个覆盖”百日攻坚交出靓丽答卷。
今年6月30日,南阳市召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全力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百日攻坚,点燃了“两新”组织“红色引擎”,汇聚了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滚滚热潮。
下真功摸清家底
绘出攻坚作战图
南阳市各地各部门按照取数、比对、筛核、分解、摸排“五步法”做深做细摸底工作,按照“‘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有效开展到哪里”工作思路,列出组建任务清单,绘出攻坚作战图。
以全域党建为抓手,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万人助万企”为载体,全市39名市厅级领导干部牵头,5.2万名党员下沉18万家企业、商户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指导“两个覆盖”组建帮建,在全省率先实现党员干部到“两新”组织市场主体包联全覆盖。
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市上下层层整合力量,进农村、进社区、进园区、进单位,纷纷展开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调查。由市场监管部门给注册数、税务部门查运营数、人社部门核员工数,乡镇(街道)、园区统筹力量,通过比(比对工作台账)、问(发放调查问卷)、谈(集中交流座谈)、访(实地上门走访)等方式,“一企一册”登记,切实做到“四个搞清楚”。
细化建立10人(含)以上和10人以下新经济组织、30人(含)以上和30人以下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5本台账……全市各级组织部门、“两新”党工委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开展摸底调研,对全市纳入攻坚对象的2504家非公企业、485个社会组织和212个新就业群体做到“知根知底”。
下苦功聚焦难点
打好组建关键战
在“两新”组织重点任务的覆盖上,市县两级均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依托行业主管部门,组建了市场监管系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互联网行业、律师行业、物业行业、快递行业等行业党建工作机构。在17个市级以上园区,构建“园区党工委—园区企业党委—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通过梳理党员关系、争取业主支持、强化指导服务,做到应建尽建。充分运用全域党建这把“金钥匙”,依托楼宇、商圈市场、园区、行业协会,采取联合组建、派驻帮建、片区联建、挂靠组建等模式,持续拓展党的组织覆盖。探索将企业、职能部门、银行、高校等纳入联合党委,针对具体问题成立各类联合党组织,将党组织建在项目链、产业链、服务链上,引领项目建设大提速、产业发展大提质。
全市各县市区对于“小个专”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难点堵点,坚持党建带群建,组织群团部门联席会商。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领域,成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依托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建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207个。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和工会成立的爱心驿站等场所,打造了322个温馨、舒适、便捷的“暖新(心)驿站”。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安保巡防、风险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汇聚起社区治理的磅礴合力。
下硬功强化保障
构建引领新格局
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各级书记层层落实责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全市各县市区党委相继建立任务包干机制、工作进展月例会制度、约谈机制,并开展专项督促检查,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全市各县市区依托各级组织部门成立了攻坚专班,配备人员,为攻坚顺利推进提供了力量支撑。
为确保党组织覆盖又实又细,市委组织部还部署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对百日攻坚进行回头看。确保每项工作、每个数据都实实在在。
全市各县市区和各行业部门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走进“两新”组织,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建新功。邓州市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到“两新”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研讨班12次,开展项目建设专题调研3次;宛城区组织党务干部到新组建的“两新”组织讲党课55场;内乡、淅川、西峡三县联合组织43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会同230余个农村党组织,联合举办了9场专场招聘会,共招聘工人1.5万名,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全媒体记者 胡楚强 通讯员 周 博)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百名记者走基层 | 河南内乡:打好“牧”字牌 做大“朋友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