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南阳日报社“党媒先锋人物”风采展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南阳日报社“党媒先锋人物”风采展
作者:  

QQ截图20231108080309.jpg


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南阳日报社“党媒先锋人物”风采展


  编者按

  今年以来,南阳日报社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持多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优先发展、客户端重点发展的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党媒全面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以新闻宣传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开创党媒事业发展新局面,整体工作赢得社会一致好评。

  在第24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南阳日报社授予22名先进典型 “党媒先锋人物”荣誉称号。南阳日报11月8日对他们先进事迹予以刊登,激发全社上下锐意创新、实干为先,对标赶超、唯旗是夺,在助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再立新功。

张峰.jpg

张 峰

  2004年工作至今已近20年,作为一名党媒记者,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始终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忘初心,积极学习,做一个忠诚可靠、实践实干的党媒工作者。从事时政报道工作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一线拍摄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照片,积极参与省市重大活动报道,推出一批影响力大、传播广泛的好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郝春城.jpg

郝春城

  作为党媒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多年来,深入基层一线,聚焦百姓生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社会民情。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所以固守这份职责。百尺竿头进一步,老骥伏枥志千里。作为一名在新闻舆论阵地战斗多年的老兵,将继续当好党媒先锋,传好党的声音,讲好南阳故事,树好报媒形象,勇于担当道义,永葆赤子情怀。


3.jpg

王 冰

  自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经近20个年头了。回想近2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自我总结为两个字“成长”,从媒体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从文字编辑成长为全能型记者。面对未来,我将积极迎接挑战,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保持对新闻事业的激情,并甘于为之奉献,努力用手中的笔记录好采访者的故事,同时也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


黄翠.jpg

黄 翠

  一直在行走,甘苦皆风景!从纸端到云端,从新闻记者到全媒体记者,工作18年来,无论是奔波在采访路上还是穿梭在编辑岗位,无论是用笔书写城市人文故事还是在“学习强国”南阳平台审核稿件,变的是采访装备、工作岗位,不变的是文字里的真情、镜头里的真实和心中对新闻的热爱。我将永葆初心、步履不停,深耕新闻精品,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书写新时代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


赵洋.jpg

赵 洋

  从业十余年,我眼中的新闻工作者们辗转于百姓关注的热点现场,出现在暴雨倾盆的十字路口,深入助推城市美丽变化的工地之中……一线的新闻人可能蓬头垢面,可能粗糙黝黑,但他们都有着坚韧的毅力和高尚的灵魂,他们唱响主旋律,传播美好、抨击不公。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陈书洁.jpg

陈书洁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这是我从事新闻行业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入行近十年,俨然从“小记者”熬成了“老记者”。十年间,我深切感受到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今后,我将继续不忘初心,深入基层一线,讲好南阳故事。


田建华.jpg

田建华

  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沃土,才能生机无限;一名报人,只有燃烧激情,才能蓬勃向上!在人生的青春岁月,选择了党媒记者,就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航标。始终牢记党的“喉舌”身份,用新闻职业道德约束和检验自己的行为规范。心怀梦想却又敬畏梦想,在新闻的道路上,我将牢记初心,践行诺言,砥砺前行。


庹文相.jpg

庹文相

  事实上,从事新闻工作,就是走上了一条不断学习的路。作为有着35年党龄、32年新闻工作经历的我,可谓是新闻战线一名老兵。在时代发展、媒体融合、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必须时时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能力,才能适应新闻工作更高的要求。虽两鬓已白,但初心不改。我仍将以干为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弘扬“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事业情怀,忠诚担当、拼搏奉献,继续加油干。


范志钦.jpg

范志钦

  十八载春华秋实,变的是新闻采编岗位,不变的是我对新闻事业的一腔热忱。从会议现场到田间地头,从生产一线到建设工地,都有我们忙碌、奔波的身影。我们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梦想,眼里有光芒,用镜头和文字,传播党的主张,记录时代变化,推动社会发展,传递人民心声,守护公平正义。牢记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的我们,坚守新闻理想,讲述新闻故事,传递向上能量,我们一直在一线,我们一直在路上。


张玲.jpg

张 玲

  因为使命,我们永远在路上;因为职责,我们必须在现场。有人说,选择做记者,就选择了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追问真相,能够带来力量;传播温暖,能够带来希望。我很幸运,我是一名记者,能够用镜头笔墨见证南阳的发展,每一次采访的机会都值得被珍惜。接下来,我会继续扎根一线,用镜头和文字宣传南阳、记录南阳。


丁.jpg

丁林苁

  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举起话筒传播党的声音,拿起笔杆传递党的政策主张,扛起相机记录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主持人、带货主播、编辑……在工作中我的角色不断变化,不变的是党媒人的初心和热爱。入职以来我始终坚守新闻一线,参与录制的直播有100余场,讲好南阳故事、传播南阳声音,是我的义务,更是坚守和担当。


影.jpg

刘 影

  从业十几年,新闻在路上,我也一直在路上,新闻的初心与热爱始终未变。在融媒体时代,我冲锋新媒体一线,迎接一次次挑战,也努力创造一个个突破,将百姓生活的幸福、南阳文化的魅力、城市发展的脚印用镜头和画面向读者呈现。未来路途上,奋斗永远是最美的姿态,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笃行不怠,不断增强新闻“四力”,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讲述南阳故事、传递南阳声音。


杨萌.jpg

杨 萌

  从纸笔到相机、从手持云台到高举摄像机,我的“武器”不断升级,“角色”也愈发多重,在全媒体记者转型之路上越走越稳。我一直坚信:践行新闻“四力”,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新闻精品。所以,在工作中我始终精益求精、求新求变,创作出了一批深受各界好评的新媒体精品。如今,奋战在新经营一线,我依然满怀新闻激情,捕捉感动、传递力量、力创精品,以创新的文旅新闻视频为南阳文旅融合加速“出圈”贡献力量。


一鸣.jpg

刘一明

  随着报社深化改革、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我不断学习,随报社新媒体一起成长,从单一新闻图文采编到现在综合文图音视的全媒体产品、从抖音短视频制作发布到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从基础采访到云视频现场直播,在报社党媒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拥抱全媒体时代,小屏在我”的目标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王鹏.jpg

吴 鹏

  我是一名夜班组版人员。每天,我是最后一名踏出报社大门的人,城市凌晨三四点钟的样子,是我看得最多的风景。30余年报纸出版一线岗位的坚守,我深知版面如脸面,组版必有责,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每个经手版面的每个细节,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亲历印刷设备和技术的变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黑白到彩印,从单面到双面……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但始终未变的是我对报纸出版工作的热爱。


翟倩.jpg

翟 倩

  从事新闻版面设计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坚持设计精美、创意独特的理念。一流的设计水平、高超的创新能力赢得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青春渐去,但激情仍在,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向阳生长、勇往直前,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为企业多元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张苗苗.jpg

张苗苗

  作为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记者,我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反映群众呼声,讴歌时代精神,用心用情做好新闻报道。今后,我将继续怀揣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守正创新,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断增强“四力”,发挥媒体助政作用,讲好南阳故事,传播南阳好声音,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王蕾.jpg

王 蕾

  我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新闻宣传工作,如同一叶风帆,为全市的发展鼓劲;如同一个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如同一面镜子,折射民生百态。从业17载,用心用情倾听民声民意,用笔用镜头记录社会万象,用责任担当践行媒体助政,用热线访谈助力民心相通,不忘初心,守望道义,每一篇报道勾勒出不断成长的模样。加油,矢志不渝,未来可期!


林.jpg

林晓柯

  在第24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要顺应新时代媒体融合和新兴媒体崛起的新挑战、新发展,培养新思维、学习新知识、“解锁”新技能,努力成为全媒型、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新手段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牢记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做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


陈东.jpg

陈 东

  入行17年,眼角有了皱纹,白发爬上两鬓,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文章中;回首17年,见证了南阳的发展与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医疗惠民利民、经济增长稳中有进……这些喜人的变化不仅在新闻中,也在老百姓的眼里和心里;难忘17年,有成功、有遗憾、有欢笑、有泪水,心里始终是一种别样的温暖。新时代赋予媒体人新的使命,让我们怀揣热爱,心有信念,脚步向前。


王雪.jpg

王 雪

  作为新闻战线一名老兵,27年来,凭着对新闻事业的一腔热爱,痴情守候,激情付出,默默耕耘,用手中的笔坚持记录城市的发展变化,书写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在平凡而忙碌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始终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断掌握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做好示范引领,为报社建设贡献力量。曾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省“敬老月”先进个人等称号。


胡.jpg

胡叶樵

  从2013年工作至今,我从事技术工作已经整整10个年头了。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性。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充实,能够以技术工作者的身份,为新媒体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以专业的技能和素养,致力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日报全媒体矩阵构建融媒发展新生态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