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 | 论培养自觉廉洁思想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都时评 | 论培养自觉廉洁思想
作者:  时敬中

论培养自觉廉洁思想

时敬中


  观古今史书,廉洁故事也不算少,然其主人翁出发点和目的有不同,境界有高下,有为国为民不想腐廉洁者,有为家为己不敢腐廉洁者,看似均廉洁,内心世界却有根本性差别。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是为国为民廉洁者。他是“廉洁”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屈原的《卜居》中,向太卜郑詹尹卜问:“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楚辞·招魂》中自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他的一生是践行廉洁的一生,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列传,称其“其志洁,其行廉。”“推其志,可与日月争光也。”他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其作品《离骚》中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著名诗句。他两次被流放,怀石投汨罗江而死,其志不移,始终不悔。屈原有治国之才,在春秋战国时代,多国并立,若出游其他诸侯国谋官谋职,并非难事。他作《橘颂》,以橘自比,志节如橘,不可迁徙。

  鲁国国相公仪休,是为家为己而廉洁者。《史记》循吏传记载鲁国国相嗜鱼而不受鱼,因为国相能自给鱼,受鱼免相谁复给鱼,故不受鱼。堪称古代一著名廉洁故事,很通俗,也很能说明道理,但他的廉洁是算账算出来的,是个人的得失账,同屈原的廉洁相比高下立判。

  为国为民的先贤们,廉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如屈原、范仲淹等人;而为家为己者,廉洁是一种刻意行为,如公仪休等人。刻意廉洁行为是来自外部反腐震慑强制作用取得的效果。只有持续加强反腐力度,才能保持成效,否则可能转化为腐败行为。同时要加强思想转化,在其内心培植树立为国为民廉洁思想,才能具有持久的自觉廉洁行为。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