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方城母亲河潘河蜿蜒南流,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清流北送,108个自然村落宛若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大地上。走进一个个乡村,楼房林立,干净整洁,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近年来,券桥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以生态宜居星、产业兴旺星等“五星”村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走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的美丽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文明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守护碧水蓝天,打造诗意乡村。深入推进河长巡河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潘河等河流垃圾清理行动,让碧水长流。全域全时段落实秸秆露天禁烧、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让蓝天永驻。围绕“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开展清零行动,全镇26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全部实现清零。以创建“五美庭院”“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为载体,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三间房、龙王庙、土山、辛庄等各具特色的示范点成为典型美丽乡村,逐渐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全镇风光美”的全域大美格局。
聚焦强村富民,深化产业融合。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产业兴旺星村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立足实际,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农业乡镇优势,探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鑫源粮油、南阳本草艾、三丽食品、兆民香菇酱等特色品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势头强劲。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强镇步伐,一批四上企业先后入驻县工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和镇工业园。建成投运镇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传承优良民风,彰显券桥之美。广泛开展“乡村光荣榜”人物宣传选树活动。“乡村光荣榜”设11个类别,其中好乡贤、返乡创业好青年、群众组织好会长、好党员、好支书等5类在镇级层面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等6类重点在村级及以上选树。原则上每年评选两次,每半年评选一次(6月、12月各一次),自下而上开展,上一级候选人须从下一级人物中遴选产生,各类别人物原则上不交叉、不重复评选,各行政村选树活动4月底前完成,乡镇选树活动于5月底前完成,坚持真实、公正、从严的原则,充分发动群众,听取各方意见,切实把群众身边导向正确、事迹感人、令人信服的先进典型选出来,保证乡村群众可信可学可效仿。该镇先后选树了好媳妇张乐、好丈夫郁明启、好妯娌牛建如、好儿女张敏锐、好公婆张娥、好邻居赵小存、好党员王莹莹、好支书赵庆成等一批典型。
打造五治品牌,做优乡村治理。坚持党建引领,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走出一条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之路,让乡村更文明、百姓更幸福,社会更和谐。“政治”领路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格局,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治”主体持续激发乡村治理动力,坚持以自治增活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法治”护航扎实筑牢乡村治理基石,经常开展普法宣传进乡村活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德治”教化大力汇聚乡村治理能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智治”支撑不断强化乡村治理引擎,运用全科网格电子动态管理、监控调度指挥和诚信建设“三平台”,全科网格打破时间、空间壁垒,推进“指尖”上的服务,广泛推广“豫事办”,大力推广智能化信息化农业,努力实现“惠”种粮、“惠”种菜等。(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心系山沟沟 助学进山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