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渠四代李媛讲述,县长太爷爷留下来的传家宝 | 精神的力量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听渠四代李媛讲述,县长太爷爷留下来的传家宝 | 精神的力量
作者:  杨雪情

  顶端新闻记者 杨雪情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10月31日,“精神的力量——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启动。


a47f0cf32ef960285195b93c8236f170_59789da4106713871a7f36d7fd11e1316541c880ec1f039331.jpg


  启动当天,顶端新闻记者与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李媛面对面交流,听这位渠四代讲述,县长太爷爷留下来的传家宝。

  

  “我今年27岁,进入红旗渠干部学院已经4年了,我的工作就是在红旗渠畔,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讲述红旗渠故事。”李媛是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她的太爷爷李贵在修建红旗渠时任林县县长,也担任红旗渠建设后期指挥长。因此,李媛很早就知道“红旗渠”。

  

  太爷爷于1976年去世,李媛出生于1997年,因为一张照片,李媛才知道太爷爷曾经参与修建过红旗渠,“就是当时杨贵书记和我太爷爷走在修渠大军最前面的那张照片。”

  

  因为自豪,小时候的李媛就和大家介绍,说照片里的是太爷爷,太爷爷修建过红旗渠。后来,有同学就问她,“既然你太爷爷是当时的县长,你们家会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传家宝?”

  

  “当时家人说有,但是存放在我爷爷家里。”李媛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在我爷爷家看到了‘传家宝’,就是两个木头箱子,还是空的。”

  

  “我就说,这两个箱子有啥意义啊,看起来也不值钱。”小时候的李媛不懂,两个空着的木箱子怎么就成了传家宝呢?“我爷爷当时说了一句话,他说你看这个箱子是空的,但里面是满的。”

  

  “小的时候不太明白,后来我想,爷爷也许是在告诉我,虽然这只是一个木头箱子,但它里面其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满满的精神财富。”现在,李媛每天向来自大江南北的学员讲述红旗渠故事,宣讲红旗渠精神。在日常授课工作之外,李媛还积极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宣讲队,走进机关单位、学校、社区,通过云直播的方式,广泛宣讲红旗渠精神。

  

  “有时候工作也会很累,但在累的时候,就会拿自己和修渠的前辈来比一比。今天累,还能累得过修渠的人吗?今天苦,还有啥能比当年修渠苦?所以这一点,我觉着也是精神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一个变化吧。”李媛说。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红旗渠精神传承丨“传家宝”代代相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