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共享” 更要“共治”
陈向阳
随着“叮”的一声,只需手机软件扫一扫,便可拥有一辆共享单车。自共享单车进驻南阳以来,凭借着即停即走、便捷价廉等优势,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当下许多人短途出行的“新宠”,使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减少了城市中私家车的使用频率,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拓展了城市绿色交通的内涵。
但是,共享单车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部分市民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不遵守共享单车停放规定,不管是不是禁停区,放下就走。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南阳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颜值,成为文明城市中不文明的一面,也成了大众的“槽点”。共享单车要想“骑”得更远,需要“共治”来保驾护航。
共享单车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兴事物,如何被群众更好更快地接受,真正融入城市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绿色出行,是基层治理的新命题,也是一道民生必答题。
共享单车就像一块检验公民文明素养的试金石,自投入使用以来,“任性”停放、骑行带人、不戴头盔、造成单车损坏等一系列问题,暴露了部分市民公共文明理念的短板。文明素养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自律和他律的“长”和“常”相伴。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加强自身价值观念的构建与素质提升,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处着眼,对共享单车多一份细心的呵护,在享受共享单车便捷的同时,积极履行义务,正确、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并规范停放。另一方面,要与我市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即将于明年元旦起实施的《南阳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条例》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治理、家园共建,推动大众从“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在润物细无声中,使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素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宣传普及非机动车停放规定,依法处罚乱停乱放行为,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不单单是个人修养和公德问题,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随意停放、侵占公共设施空间,也是违法行为。同时,共享单车平台要加强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定位系统、电子围栏等工具,锁定合理停放区域,引导市民养成规范停放好习惯。对于违规停放者,可以结合信用惩戒机制,增加其租车成本。
资源共享,也代表着公共文明的担当,共享单车,就是共享文明,唯有“共治”方能“共享”。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不给城市文明“添堵”,争做绿色出行的使者,让共享单车真正骑行在“文明大道”上,实现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的和谐共存。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两岁女童遭遇烈犬撕咬,呼唤遛狗人的责任心和法规的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