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发挥扶贫资产效益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方城县券桥镇:发挥扶贫资产效益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作者:  王炳中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和“五大振兴”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扶贫资产效益,持续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现扶贫资产持续保值增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资产底数“清”。根据资金来源渠道,将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收益作为摸排范围,确保排查对象精准、范围聚焦。根据资金使用性质,对“三类资产”进行分类重点摸排,建立管理台账,全覆盖摸清核准管理范围内的扶贫资产底数,确保摸排“不漏一物、不缺一项”。持续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扶贫资产逐年逐个追溯资金项目来源、用途去向、资金状况等信息,形成扶贫资产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主体明确、产权清晰。针对经营性资产,根据资金来源、受益范围、管理需要等开展确权,明确到村集体;针对公益性资产,在项目建成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按照行业相关要求进行确权和管理;针对到户类资产,确权到户。目前,全镇共完成2013-2020年核资项目94项,其中,公益类资产项目49项,经营类资产项目21项,到户类资产项目24项,扶贫资产清产核资、登记确权工作已全部完成。


  创新运营模式,确保效益带动“强”。坚持扶贫资产源之于贫、用之于贫的原则,极探索建立扶贫资产确权、经营、分配等制度,积极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对扶贫资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确保扶贫资产安全可控、阳光运行。推进公司化管理。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源头活水。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多元带动模式,丰富集体经济多元化结构,实现集体经济多层次壮大。


  注重方式方法,确保资产监管“实”。充分发挥多方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监督机制,从严落实“四议两公开”及“三重一大”议事制度,从严审核把关扶贫资产使用计划,切实做到资产管理关口前移,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为保障资产安全奠定基础。健全完善扶贫资产监管体系,分类落实监管方式,通过有效监管,切实发挥各类资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用。同时对扶贫资产的转让、拍卖、置换、报损、报废等处置,按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及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在全镇开展扶贫资产专项整治行动和扶贫资产“回头看”专项督导,不定时对全镇26个行政村的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确权移交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督导各镇村严格执行“三务公开”制定,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产使用分配透明、公开、公正。(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