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丨飞出开放河南新航迹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今日快评丨飞出开放河南新航迹
作者:  河南日报评论员 丁新伟

“今天的开放发展态势,意味着明天的河南有禀赋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河南日报评论员 丁新伟

  “新冠疫情期间,以郑州-卢森堡为代表的‘空中丝绸之路’不停飞、不断航,运送大量抗疫物资,在中欧间发挥了‘空中生命线’的作用,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如是评价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乘势而上开新局的发令枪,总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打响。金秋十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全方位呈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点赞,对河南而言是巨大的鼓舞、有力的鞭策。

  扩大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卢森堡政府面向全球出售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成立不久的河南航投立即启动收购项目;同年12月,卢森堡国会高票通过河南航投收购议案,双方正式开始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空中丝绸之路”的探索实践。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今年是中卢两国领导人提出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6周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货物贸易已覆盖欧洲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辐射国内90多个城市,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品牌。

  蓝天见证着内陆大省奋力走向开放前沿的砥砺奋进。十年来,不靠海、不临江、不沿边的典型内陆省份河南,努力突破地理限制,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创新举措打造的“四条丝路”,擦亮河南的开放名片。“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陆上丝路”越跑越快,“网上丝路”越来越便捷,“海上丝路”越来越通达,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高效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断展示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即将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汇聚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代表,体现了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认可、深化合作的坚定愿望。

  “四条丝路”大通道地位更为凸显,枢纽经济成为后发优势,更多“河南智造”走向全球,人力资本、内需体系、流通经济等新优势正在生成……今天的开放发展态势,意味着明天的河南有禀赋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趁时代东风踔厉奋发,飞出开放河南新航迹,讲好更加出彩的合作共赢故事,中原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