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抓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 ——南阳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观摩活动侧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只争朝夕抓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 ——南阳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观摩活动侧记
作者:  柏伴雪 杨万里 范志钦 石张楠

决胜四季度 确保全年胜 | 

只争朝夕抓发展  比学赶超争一流

——南阳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观摩活动侧记


1.jpg

南阳市高新区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初显姿容。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 摄

  核心提示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南阳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

  10月10日,南阳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观摩活动继续进行,第一观摩组对高新区、卧龙区进行观摩;第二观摩组对淅川县进行观摩;第三观摩组对唐河县、桐柏县进行观摩;第四观摩组对方城县、社旗县进行观摩。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各观摩组进工地、看项目,聊发展、话变迁。放眼南阳大地,一处处车辆穿梭的施工现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人居标杆,一个个润泽百姓生活的民生项目,一座座英姿初显的中心镇……绘就了全市上下强担当、争朝夕,谋发展、促跨越的干事创业新画卷。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一路议,一路思一路想。大家一致表示,全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观摩不仅是一次经验交流学习,更是一次现场鞭策激励,更加坚定了大家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和中心镇建设不放松的决心和信心。下一步,将以奋发有为、善作善成的气魄和担当,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强弱争一流,加快城市更新提质和中心镇培育建设步伐,为“建强副中心 奔向新辉煌”提供有力支撑。

  高新区 

厚植发展沃土 重塑竞争优势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向美而生,勇担全市创新创业“策源地”、项目建设“主战场”和经济发展“主引擎”职责使命,高新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统筹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工作,形成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的发展新格局。

  以“政府主导,平台承载,市场运营,合作共赢”为原则,高新区着力构建“产业+就业+宜居+康养”的新型城市布局,倾力打造“融建一体、产城融合”的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规划区面积14.56平方公里的中关村片区改造项目A、B安置区靓姿初显,为高新区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效益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中心,高新区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44430.72平方米的高新体育公园。园内,健身步道、羽毛球馆、诸葛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休闲廊道、绿荫溪流构成如画景致,为城市增添一抹动人风景。

  在这片发展的沃土上,变化日新月异。9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推进,涉迁村(居)民1.87万户6.64万人,可腾出出让地12237亩,安置面积566.4万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10大城建工程台账中,列入省棚改台账的6200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1660套人才公寓正在加快建设,2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16处口袋公园和健步廊道全部建成,新增绿化面积约5.2万平方米。

  高新区立足民之所盼、发展所需,统筹规划建设与功能布局,集约高效整合发展要素,为未来发展重塑竞争优势的做法赢得观摩团一致肯定。

  卧龙区

  夯实发展支撑  拼出腾飞速度

  以人为本精筑城,为民利民惠民生。作为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提质的主战场,卧龙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惠民生、广聚人、运营好”总体要求,在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改善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首位度、宜居度,承载力、辐射力。

  10大城市更新片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7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吾悦广场、三顾台文旅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相继签约,8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21个口袋游园扮靓了家园……随着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稳步实施,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现代化新城轮廓日渐清晰。

  位于滨河大道以西、京宛大道以北的白塔张楼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16.98亩。一栋栋安置房拔地而起,昔日的“脏、乱、差”变成“净、亮、美”,居民的“宜居梦”从理想照进现实。

  市印刷厂区域旧区改造项目东至同乐巷、南至滨河大道、西至裕民巷、北至七一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028亩,目前正在加快施工,148套安置房率先建成。

  盘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三里河白河连通工程(含黄龙庙区域改造)通过开挖连通河道,实现了三里河和白河连接通航,将打造成文旅IP环线,在城河共生、以水兴城中,为南阳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的如画盛景,更添靓丽景致。

  观摩团一致认为,卧龙区立足资源禀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耦合效应加速释放,卧龙腾飞足音铿锵。

  淅川县

  聚力“双高”行动  扮靓城市颜值

  青山如黛,绿水绕城。进入渠首淅川,如画美景立即映入观摩组成员眼帘之中。

  淅川县坚持以“双高”行动为引领,大力实施南部水城开发、中心城区提质、渠首·北京小镇等项目,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魅力新城身姿逐渐舒展开来。观摩组边行边看,触摸着该县发展的强劲脉动。

  南部水城项目依山傍水,总投资44亿元,总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北接老城区,南连高速线,形成“三山一园”的空间布局和五大功能分区。“三山一园”即封子山、龙山、鬃马岭和湿地公园,五大功能分区为文体服务区、旅游服务区、职教服务区、医养服务区、生态宜居区。目前,18个子项目全部开工,“五纵四横”路网框架初现,东滨河路南延工程即将通车。

  盛世泽园项目总投资5.43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共建设安置房19.5万平方米1081套,可安置群众5000余人。其中,一期项目共建8栋楼、603套安置房,目前已具备交付条件,正在组织涉迁群众选房。二期项目共建7栋楼、478套安置房,已完成工程量的70%。

  荆紫关镇以“明清一条街”为旅游龙头,投资1.3亿元,改造提升道路6条,实现了镇区雨污分流、道路绿化及亮化等,打通断头路2条,为文旅深融注入了新活力。

  观摩组希望淅川县以此次观摩为新起点,下足“绣花”功夫,强化精细管理,完善城区配套设施,实现城乡颜值、气质双提升。

  唐河县

  坚持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小镇

  走进“全国重点镇”“河南特色小镇”唐河县毕店镇,只见道路宽敞明亮,布局规整划一,一处处广场绿地功能齐全、风格各异,尽显小镇风情特色,令人观之赏心悦目。

  在推进镇区建设中,毕店镇紧紧围绕规划、资金、管理、产业四个关键,因地制宜,对镇区富民大道等主干道实施了亮化、绿化、雨污分离等综合改造工程,总长19.7公里,铺设油面公路20万平方米,全面形成“七纵七横”镇区交通网络。同时,扎实推进“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建“三廊两片区”的核心发展架构。举办“唐河县第二届桃花节暨首届文旅康养节”等节会活动,累计吸引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形成了“红色文化+休闲乡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观摩组现场了解毕店镇城镇道路规划、产业发展等情况,并深入毕店电商产业园实地察看电商平台助力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等情况,当了解到产业园内不少从业人员月收入过万时,观摩人员对毕店镇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表示赞赏。

  桐柏县

  推进城市更新  建设宜居家园

  山城桐柏,依山而建,山赋予了城市灵魂,城市建设也因山而更具韵味。

  观摩组走进安棚镇,察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安棚镇围绕安棚-埠江一体化建设,聚焦“搭班子、拉单子、筹票子、吹号子、夺牌子”,有效开展镇域建设提升工程和配套服务工程等,提升改造了高速快速通道,对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拟打造公园游园6处,建设安置房300套。

  凤凰山山体公园项目位于淮水之滨,公园利用天然的自然滩涂和淮河水域,借助现有的淮河河道、山丘,营造出一片纯净、富氧的休闲生态湿地。观摩组走进公园内的千米淮河风情展示带,只见远处岛亭相依、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悠长。

  走进“十里淮河”生态观光带提质改造项目,犹如走进一幅江南水乡的迤逦画卷。这里树木葱茏、亭台楼阁、水榭廊桥、曲径通幽,是一个可供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观摩组置身其间,看到市民们在观光带内追逐嬉闹、悠闲玩乐,一片欢声笑语,观摩组每个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桐柏县“一老一青壮”产城融合示范区——桐柏家园项目位于县城东部,总规划用地面积1.6万亩,建设用地2200亩。这里四面环山,三面环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达51.6%。观摩组步入院士小镇等察看建设情况,到住宅项目展示区品当地茶叶,一步一景,移步异景,道畅、水清、岸绿、景美,给观摩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方城县

  提升城市能级  构建产业新城

  方城县在城市更新提质中高质量高品质推进,持续提升居民宜居度和幸福感,一座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阔步走来。

  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方城校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塔吊繁忙作业,南侧办公楼、西侧图书馆、宿舍楼已竣工。一期已建成19.3万平方米,可满足5000名学生学习生活。该项目是高铁片区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30亿元,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学生1.5万名。该项目开创了方城县更新提质公共服务领域规模大、投资大、成效优的范例,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对城市更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秋实路、缯国大道上鸟语花香,草木葱郁,赢得观摩组一致好评。方城县紧盯产业新城路网建设项目,今年以来,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鸿业路、闻竹路等8条城市主干道,形成了健全的路网体系。

  观摩组一致认为,方城县聚焦人民群众宜居宜业需求,聚焦低碳绿色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城市更新提质中走出了特色之路。今年以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1项,计划总投资42.65亿元,1-6月份完成总投资23.86亿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社旗县

  赓续文化根脉  擦亮城市名片

  商业街区充满传统历史文化韵味,古镇、酒镇、水镇各具特色……经过城市提质增效的社旗县,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众人眼前。

  观摩组首先来到古镇片区更新改造项目,大家沿着古城墙,观看整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展览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古镇核心区域、古码头区域、游客中心区域和赵河古航道区域等四大区域,塑造集沉浸演艺体验、水域观光旅游和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镇综合体。目前,古码头恢复改造工程中河道疏浚、城墙管网等设施建设已完工,其他设施正在有序推进。

  黄山花苑属于棚户区改造配套安置项目,该小区附近新修道路平坦宽阔,相互交织,交通十分便利。走进小区,9栋住宅楼主体已全部完工,剩余的外墙粉刷、室内砌筑正在施工当中。项目建成后可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在李庄镇幸福广场,各种乔木、花卉种植错落有致,居民或漫步廊亭,或休闲健身,一派欢乐祥和景象。走进满义蔬菜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相连,棚内栽种了各种蔬菜。特色蔬菜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观摩组一致认为,社旗县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日趋完善,古镇改造文旅融合,特色鲜明。

  在全市城市更新提质暨中心镇建设工作中,社旗县累计谋划29大类、349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345亿元。今年以来,共实施项目35个,完成投资39亿元。李店镇大力发展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全媒体记者 柏伴雪 杨万里 范志钦 石张楠)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