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交通富了仓房百姓
路,是文明之舟、经济之母、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在淅川县仓房镇,一条条公路宛如玉带,又似一串连心结,使城市乡村握手相拥,使贫穷富裕逐步消解,和谐旋律随路延伸,奋进之歌沿途唱响。
山隔水阻 制约发展
秦巴横亘,丹水环绕。
地处豫西南、鄂西北结合部的淅川县仓房镇,交通极为不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县城去办事,需从虎垭翻山到盛湾镇泰山庙,过狮子岗码头,经老城镇、金河镇抵淅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县城去,须乘车从下寺坐轮渡到宋岗,经香花镇、转黄庄乡(现马蹬镇)、上集镇,费大半天工夫才能到达。本世纪初,先改道盛湾袁坪-红庙码头-摆渡滩-桐柏一线,次变道为泰山庙-八仙洞-马蹬青龙-上(上集)九(九重)路,再转换为张营-石桥-文清线-上(上集)九(九重)路。山隔水阻的年代,仓房的山水田园美景令外地游客望而却步,仓房的名优土特产推不出去由此断了销路,仓房的俊秀姑娘外嫁他乡。
因资源禀赋厚重而获众多赞誉的淅川县仓房镇,十年前,依然鲜为人知。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仓房下寺楚墓群的云纹铜禁,其失蜡技术与焊接技术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实物例证;仓房镇磨沟村的“千年古刹”香严寺分上寺、下寺两处,在国内佛寺中实属罕见,2006年,以其重要的文物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亚洲第一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流经仓房后,纵20公里、横10公里,是我国内陆地区不可多得的宽阔水域,且水质优良,风景如画,人称陆上“小太平洋”。这一切,仓房人总引以为豪,外地人却闻所未闻。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西岸的仓房镇,人口不断外迁,2010年、2011年移民期间全镇5090名群众外迁其他市县,2017年脱贫攻坚期,314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至县城。至此,原有的1万余人,仅剩一半,能留在仓房生存的,有靠香严寺、坐禅谷景区散客过活的,有靠山地自然资源养家的,有靠丹江渔业为生的,有靠几亩薄田糊口的,也有群众长年外出务工,不是举家随迁大城市,就是把家安在了周边县市,都想逃也似的远离这“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地方。
水陆通达 建管并重
水陆通达,畅亮净美。
抓住高质量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淅川县仓房镇,近几年来,人在景中,心随景动。集镇外围层面,文(邓州文渠)清(仓房清泉)线与福银高速、内邓高速、沪陕高速、二广高速衔接,与S244、S538、G241,以及环库公路、盛(盛湾)仓(仓房)公路、石(湖北省石鼓镇)仓(仓房)交汇。在建中的渑淅高速仓房段与洛栾高速、新伊高速对接。集镇内部层面,完成了火石岭至磨沟村香严寺、坐禅谷两景区旅游公路的铺油,改造提升了火石岭至党子口的通村公路;多方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了出入镇口改造、教育路和启蒙路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硬化、游园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集镇整体绿化提升等5个方面的建设,加强日常保洁和管理,整体面貌有较大提升。
与此同时,在乡镇交界、水陆码头及集镇沿线地带提质发展。打造下寺至侯家坡村的月季大道,在盛仓、石仓公路的仓房交界处建设迎宾牌坊,在张营、下寺两个码头建成望江亭、护坡、公厕、停车场,在马沟、刘裴、侯家坡、仓房、磨沟、清泉等村主干公路沿线,打造的楚文化广场、橘颂广场、芈月山村等微景观小品串珠成线,“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正在仓房大地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仓房公路人,以“让人民群众走更好的路”为工作目标,“修路修身,养路养心”,对路基、路肩、路面、边坡、桥涵、沿线设施及绿化物,统一实施全方位的净、亮、美、绿专项保养,提升辖区路容路貌。注重交安设施的整治量化,及时修补坑槽、波形护栏等设施,更换陈旧的标志标牌,确保设施整齐醒目规范。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对临水临崖、落石、超急弯、长下坡等重点部位加大巡查力度,早查处早预防,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灵山秀水 经济腾飞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好交通带来好前程。
2023年“五一”黄金周,仓房镇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余万元,相较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增长73.9%和69.8%。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假日旅游呈现出火爆热烈、规范有序的喜人局面。
仓房镇柑橘面积3万余亩,500亩以上柑橘精品园13处,观光采摘园23个,年产柑橘1.4亿斤,产值1.5亿元以上。2020年仓房镇首届柑橘节“以橘为媒、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现场签约20余家商超,订购柑橘3000万斤。党子口柑橘嫁接改良基地1000余亩果冻橙、葡萄柚,2022大旱之年喜获成功。仓房镇在疫情之年果断决策,确保柑橘及时外运外销,实现了大灾之年产量下降而产值不减。仓房‘橘香灰蛋’供不应求,侯家坡、凤凰山村柑橘交易市场川流不息。2023年又新发展爱媛38、大叶兴津、纽荷尔等新品种1000余亩。
仓房镇侯家坡村艾草产业基地带动本村15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20余人稳定就业,户均年收益5000元。2023年,艾草丰产,收割打捆后即送往九重、邓州等艾草集散地,给村集体经济一次性带来8万元的收入。
仓房镇工作三十年整的交通管理站干部孟庆红:总听自驾游团体游的群众说,行驶在仓房水陆大道上,“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前是“走了,再不想来”,现在是“来了,再不想走”。
仓房镇负责交通的主任科员周保潮表示,淅川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双九”战略(实施“九大行动”、建设“九个淅川”),描绘了今后几年淅川的发展蓝图,特别提出实施“交通活县行动”,站在全局和未来的高度,谋划建设淅川交通网络。仓房镇深入学习并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破除了交通“瓶颈”,用仓房镇便利的交通带动厚重的山水文化、移民文化、楚文化、佛教文化和休闲文化,持续不断地向前向好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经济红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为奋进中的文旅小镇带来了巨大鼓舞。下步,仓房镇一是做实做强工作专班,专门服务好渑淅高速建设,确保豫鄂省界段2024年底基本建成。二是有序实施乡村组公路改造,着力构建外联内畅“1小时交通圈”和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三是打开发展通道,加快推进生态、旅游、文化、康养、饮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淅川发展“活血通脉”,为淅川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夯实基础,为“建功副中心、淅川当先锋”贡献仓房力量!(周文海)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3人民车市消费节暨南阳国庆惠民购车节圆满落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