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作者:  郭梦雅

  南阳网讯(通讯员姚美玲)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近日,2023年度秋期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小学语文学科市级现场比赛活动在西峡县城区一小如期举行。来自南召县、方城县、唐河县、社旗县、南阳市油田、南阳市第十二小以及南阳市宛城区的19位教师齐聚西峡县城区一小,一展课堂风采。

640.jpg

  为确保赛点大比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城区第一小学全体成员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召开了赛点筹备会,严密部署各环节工作细节,全力以赴满足各赛课教师的教学要求,保证大比武活动高质量进行。


  9月27日,西峡县教研室主任汪正海主任陪同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巡视员王哲、张广林、曹晓燕现场指导工作。5位专家评方华瑞、付玉梅、刘会萍、魏玲、张伟臣和32名教师评审进行打分。


  赛点主要负责人县教研室方华瑞老师,对参与评课的评委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根据课堂教学量化评价细则,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操作方法,体现出了客观、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


  在连续三天的时间里,一共有19位赛课教师向我们展示了最美的风采。他们个个风姿卓越、语言优美、设计巧妙,紧跟新课改步伐,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以师生互动为导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课型包括习作指导课、阅读推进课和口语表达课。参赛教师风格多样,有的温婉柔情如春风,有的激情澎湃如夏日,有的功底深厚如秋果,有的从容不迫如冬雪。他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都能紧扣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活动,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中,学生或专心感受文本魅力,或入情入境感情朗读,或畅所欲言表达思想,既发展了语文核心素质,又受到了人文熏陶!让听课老师领略到了竞赛教师的“讲台风采”。期间,县教体局、城区中心校相关负责领导亲临赛场,对各项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也真切地感受赛课教师语文课堂的“真功夫”!


  每节课评委老师都按照评分标准认真打分,评委老师打分完成后,记分小组负责人收取每一份评分表。两个记分小组分别独立输入分数、计算,得出参赛教师分数,确保分数准确无误。待算分组确定选手最终得分后,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公布上一位选手的分数。

640 (1).jpg

  最后,专家进行了现场评课和专业引领。县教研室方华瑞老师对19位参赛老师的课进行点评,首先介绍了6位优秀选手共有的优点,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做到“放、活、清、实”,接着谈了现今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的共性特点,提醒语文老师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正视问题。看到成绩:1、呈现大单元设计的影子。2、尝试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3、凸显语文要素的落地。4、体现深度的增值阅读。正视问题:1、对学习任务群的认识模棱两可,不能够根据单元设计意图与文本特点,设计出一个思路清晰的主任务群。2、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一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导兴趣、导方法、导目标;基础点、发展点、落脚点。3、语言运用要扎扎实实,能够承载起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的发展,防止虚飘,拓展空泛。4、创意表达根基要牢固,防止套话、假话、大众话。


  宛城区教研室魏玲主任对《用好部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做了专题报告。魏主任重点从用好部编教材的依据,立足核心素养,做到文道统一;用好部编教材的建议,树立课程观,用好教材书;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这三方面来阐述,强调了统编教材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以学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在平凡的听说读写、梳理探究、思辨中呈现语言的绚烂多姿。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点”:关注读、关注思、关注积累、关注表达关于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教学目标要精简:教学要简化头绪,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要防止杂、乱,要将重点目标作为教学的主线,提取主要信息。2.教学要突出重点:依据统编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悟透文本,发掘、提炼出文本的教学价值。在充分解读、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精准目标。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找准着力点。每节课抓住一到两个重点或关键问题,不求多,力求“一课一得”。3.教学环节要扎实:要给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留下充足的阅读、思考、表达的实践时间,注重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层次性、逻辑性。4.突出共性,关注个性。

微信图片_20231007101425.jpg

  为期三天的“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小学语文学科市级现场比赛在各方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大比武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各县课改最美的风景;是一方舞台,展示了各位行家的最佳风采;是一场交流,分享各位选手对课标的解读;更是一次成长,促进我们在各自的专业跨越发展!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以人为本,进行扎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南阳市的教育增砖添瓦!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