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美出圈 博物馆里涨知识 |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仰韶文化美出圈 博物馆里涨知识 |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作者:  刘建洁

image.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仰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双节期间,位于三门峡的多个博物馆,迎来了众多前来观赏的游客。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 郭倩:双节期间,随着仰韶文化亮相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成为了假期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追溯庙底沟文化的渊源,领略彩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社教部主任 姚琳:我们今天进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有上千人,跟我们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有很大关系,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的。

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讲解员 兀金娜:那现在你看一下像这一件,你猜测一下像这件文物,它在史前主要是作为什么功能使用的。

记者:我觉得像是一个灶具。

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讲解员 兀金娜:对呀,在它的下方是用来点火的,上方是用来加热的。

记者:就像现在咱们用的火锅。

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讲解员 兀金娜:对呀。当时推测它可能就是史前最早的时候的一个小火锅,当时先民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器物了。这件器物它的年代大致是距今5500年到距今6000年左右。

记者:就是说五六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开始吃火锅了。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 郭倩:在三门峡,有很多成语都出自这里,比如完璧归赵等,其中,完璧归赵的和氏璧,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是与和氏璧同时代的玉璧,甚至更早的玉璧都在这里展出。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讲解员 王萌:现在看到这块玉器。它叫做人龙纹玉璋,其实是周天子赏赐给虢国国君的 类似于任命书的一块儿玉器。上面是一个侧面男子,向后飘逸的头发丝,每一根都非常的纤细,并且极具动感。嘴的造型也是微微张开吟唱的造型。

记者:在那个时代这样子的工艺是非常非常复杂。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讲解员 王萌:非常复杂。 它非常薄,它只有三毫米厚,然后整块玉正面背面 被刚才的文饰刻了两遍,难度非常的大,但凡有瑕疵、但凡刻透了、但凡裂了 这要从头来,所以其实这样一块玉器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块玉料 好几代玉工不断的制作,才能有一件成品 。

参观者  王鑫怡:我感觉上面的纹路非常的精美,也让我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 。 


编辑:奈志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