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秋色 来看看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医圣文化园(资料图片)
打开卫星地图,在中原腹地,有这样一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所在,“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汉”,自古为四方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南阳,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名城。
2.66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水和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共同孕育了南阳—中华楚汉文化的发祥地、四圣故里、中华玉都、月季名城……
南阳卧龙岗,昔日诸葛孔明躬耕处,如今以崭新的形象广迎天下宾客。2022年10月,以武侯祠为基础复扩建的南阳卧龙岗文化园正式开园,园区由原来的257亩扩展至2200亩,初步恢复了卧龙岗的自然风貌,再现“凤鸣高岗,龙吟淯水”之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
与卧龙岗文化园的磅礴相比,汉画馆如同一个恬静的汉代少女,秀外慧中。这里收藏了汉代画像石1700余块,且多为汉代画像雕刻艺术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走进南阳汉画馆,犹如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人与神同登一台,仙与凡共处一堂,上极苍天九重,下接冥界黄泉,连接生死,沟通古今。极致的夸张,奇丽的想象,把人的精神气质表现得那么玄妙、幽深、奔放、洒脱!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得那么尖锐、犀利、结实、厚重!鲁迅先生对南阳汉画像石极为关注,托人收集拓片200余幅。他曾说:“唯汉人石刻深沉雄大。”
画像石、画像砖、陶狗被誉为“南阳汉文化三绝”,是南阳汉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南阳,在汉代,曾雄踞一方,显赫当时,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这里发迹,他的开国功臣及云台28将大都出自南阳一带,刘秀的公主就有7人封于南阳。南阳因此享有“南都”“帝乡”之誉。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造就了16位“圣人”,而南阳市,就占了4位,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
一代医圣张仲景,不朽著作传天下。无论是非典时期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南阳中医药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医圣张仲景更是屡屡被人提起。
每到下午五六点钟,不时会有身着典雅汉服的少女,梳着古代的发髻,画着精致的妆容,在医圣文化园的红墙前,时而舞弄衣袖,时而俯首作揖,古韵十足,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合影拍照。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打在朱红色的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漫步在这条独属于南阳的浪漫道路上,感受汉风古韵,在青砖汉瓦红墙之中解读南阳魅力,感受南阳韵味。
总面积689亩的医圣文化园以“汉风汉韵”为基调,以全球中医圣地、世界中医之窗、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为定位,凸显医圣文化园的唯一性和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坐标价值。医圣文化园馆藏器具文物100余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已建成的医圣馆、仲景书院、中医药科普馆、中医药体验馆、中医抗疫馆、中药标本馆等主体建筑雄伟壮观,与医圣祠形成了完整的医圣文化传承脉络。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这里是楚文化发祥地、汉文化之源头,商圣范蠡曾携西子泛舟丹江湖上,科圣张衡曾在这里苦读……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伏牛苍苍,丹水泱泱,人杰地灵,文明璀璨。
如今,南阳站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关键节点上,笃定奋进。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这,就是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全媒体记者 任磊)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作协公布新发展会员名单:南阳市5位作家入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