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有理 | 和“河”共生⑤ 杨明:山海经与禹河故道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此言有理 | 和“河”共生⑤ 杨明:山海经与禹河故道
作者:  姜秋霞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此言有理特别策划——《和“河”共生》,邀请专家学者从文化传承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流域经济发展等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敬请关注。

image.png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五千年的时间节点上,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人们都想知道,最初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

  科学家认为,自远古黄河河道雏形,到大禹治水后形成禹河故道,持续的地质运动已经进行了200万年。

  在禹之前呢,黄河在整个华北平原漫流游荡。

  但其活动范围也被周围山脉所严格限定:黄河流出山陕峡谷以后,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

  从总体格局来看,经天地造化而形成的黄河,在燕山南麓与大别山北侧之间的巨大冲积扇范围内频繁摆动。

  鲁西南地区丘陵高地,作为冲积扇的中轴,则成为华北平原上淮河、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山海经》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的一部书。

  书中记载了当时黄河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这也就是公元前21世纪以前形成,由人类社会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黄河河道了。


编辑:张洋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豫见国风 潮你所爱丨新时代 豫出彩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