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宣讲走进千家万户——
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师讲课,会不会很无聊?想给小朋友上一堂“政治”课,如何能吸引他们听得入神?给老百姓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怎样让他们坐得住、听得进、听明白?南阳市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做到了,群众亲切地称其为老百姓身边的“思政老师”、小地方的宣讲“大工匠”。
9月18日,记者来到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梁海磊,正为社区居民作“文明离我们有多远”专题宣讲。专题宣讲后,宣讲团宣讲师李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又为社区居民送上公共卫生知识,培养居民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宣讲师也像一个厨师,你做什么别人吃什么可以,但最重要的是别人要吃什么,你能做出来什么,端出来什么。”梁海磊告诉记者。
基层宣讲,要守正更要创新
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内,有老党员、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模范,这些“五老人员”,虽已退休,但他们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工作体会和对党的感情,融入到每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中,宣讲能力极强。
在宣讲工作中,基层是最好的教室,红色遗址、红色旧址,能够参观学习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教室。“‘影前十分钟’通过讲故事,来加深群众的理解,让群众有更深的认识。”李岱说,每次公益电影放映,宣讲团的宣讲师都会在放映前的十分钟时间内,根据电影内容,讲故事、讲党课,让公益电影的宣教效果最大化。
“多年的理论宣讲告诉我,宣讲要守正,更要创新,不要说废话,不要说车轱辘话,也不要装腔作势,要让宣讲接地气、带露珠、有情怀。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李岱说。
基层呼声,宣讲走进千家万户
面对好政策,基层干部想更好更快理解政策,执行好政策,期待宣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0年,宛城区百姓宣讲团成立了。
宣讲团成立之初,梁海磊便想到了宛城区委宣传部的干部们。“这些干部有宣讲能力,可以把大家组织起来,到基层去服务。”梁海磊说。宣讲团既能宣传好党的政策,又能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
一次次深入群众,梁海磊和宛城区百姓宣讲团成员,把党的声音送到了千家万户,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服务基层,当老师先当好“学生”
提起最早的党课宣讲,梁海磊记忆深刻。“我第一次宣讲的时候,准备了1万多字的讲稿,但是讲的时候,发现真正的好声音、真正的活思想在听众。”梁海磊告诉记者,越是通俗易懂的解释,越能让群众快速接受,这树立起他当老师首先要当好“学生”的想法。
“随后,我制订了读书计划、教研计划,让基层群众给我提建议,根据他们想听的话题针对性学习。”梁海磊说,群众是出题人,宣讲师是答卷人。
李岱也是这么认为的,她说,所有人问的问题,才是要讲的关键,没有问题就没有讲课的选题。要讲道理,要让更多的人成为知书达礼的人,首先自己要知书达礼。
至目前,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已有近300名宣讲员,骨干宣讲员56名。河南省百名百姓宣讲团成员中,来自宛城区百姓宣讲团的就有7名。(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 梦)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唐河县郭滩镇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