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培育文明新风 创建“文明幸福星”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方城县券桥镇:培育文明新风 创建“文明幸福星”
作者:  卫腾飞 王炳中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以创建“文明幸福星”村党支部为抓手,围绕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基础设施基本达标、乡风文明成效明显、教育服务保障到位等9项创建标准,不断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实践站+”工作机制,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明实践品牌。如今,在券桥镇各个行政村,好人事迹层出不穷,文明新风吹遍各个角落。


  讲正气,理论宣讲“走心”又“走新”。券桥镇把理论宣讲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机制制度、培训教育、阵地建设、效果评估五个方面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科学管理、量化考核,探索出了一条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模式,打通了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该镇统一编印理论宣讲提纲,统一讲稿,统一口径,从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等多个方面规范理论宣讲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组建“百姓宣讲团”常态讲,以改进宣讲内容、方式和载体为突破口,打破“照本宣科讲”“群众被动听”“讲完报总结”的固定模式,面对面,心贴心,让理论带着“泥土味”,让宣讲“接地气”,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爱听、易懂的“土味化”口语,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讲互动,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让理论接地气、贴民心,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


  接地气,文明风尚“生根”又“生花”。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发挥“善行义举榜”“光荣榜”作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事俭办,着力打击赌博、迷信等活动。进一步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现有阵地资源,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在部分闲置墙面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孝老文化等手绘出来,让新理念、新观念在潜移默化间深入人心,抓实乡风文明建设,绽放乡风文明之花。扎实开展戏曲下乡、电影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电商文化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程度。


  聚人气,志愿服务“群策”展“群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整合多方资源,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村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任务,探索出“志愿服务+”工作法,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券桥;志愿服务+植绿护绿,建设绿色券桥;志愿服务+健康守护,建设健康券桥;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桥,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百姓心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润滑剂”。


  强生气,基层治理“春风”化“春雨”。围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这一宗旨,进一步完善村级接处访机制,扎实开展群众矛盾、信访苗头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高矛盾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居更和谐”;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村务公开,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都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依托公开栏、微信群、大喇叭等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做到常情长期公开、要情定时公开、急情随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6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均明确了一个“明白人”,能够熟悉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的申报工作,同时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代办员,免费为群众办理或代办相关事项,完善政务村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等基本内容,并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专栏进行了公示,方便群众办事。(卫腾飞 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