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裴营乡:利用“1十N”模式养殖锦鲤 助力乡村振兴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邓州市裴营乡:利用“1十N”模式养殖锦鲤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赵光选

       邓州市裴营乡结合人居环境坑塘整治,实施产业开发,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该乡探索“1十N”模式,利用水域面积广、坑塘多的自然条件优势,着力打造养殖强村,把发展“水产养殖”作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之一,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裴营乡现有坑塘86个约760亩。目前水产养殖面积480余亩,其中观赏鱼锦鲤200多亩,其余有鲫鱼、鲤鱼、草鱼等,预计年产值300余万元。


       该乡创新水产养殖发展模式,总结提出了“1+N”养殖发展模式,即“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户+市场等”。发动有水产经验的养殖户以技术和现有承包坑塘入股;发动乡贤能人慈善助力乡村坑塘治理及水产养殖等。


       前郑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张红伟的带动下,先后投资800余万元,成立了邓州龙轩农业合作社,以养殖观赏鱼为主,现已发展锦鲤等观赏鱼养殖面积200余亩。

      去年5月,该村在市委机关事务局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争取到移民项目资金80万元,在村里建成了一座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致富车间。


       前郑村龙轩农业合作社成员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掌握了循环水缸养观赏鱼的技术。去年9月,该合作社在村致富车间循环水缸养观赏鱼。10月,合作社又投资40余万元,在村致富车间旁建起了一个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钢屋架塑料大棚养观赏鱼。目前,该合作社已有循环水缸10个,年产值100多万元。


       张红卫介绍,循环水缸养观赏鱼是一项新技术,它有占地面积小,环保、节约用水,养鱼密度高,便于管理,效益好等优越性。每个缸投资3万余元,蓄水量达50吨,每年可养两茬观赏鱼,产量3500公斤左右,利润3万元左右。


“现在合作社实现了自繁自育自产自销‘一条龙’,还组建了观赏鱼直播销售团队,观赏鱼不愁销路。农户房前屋后空闲地都可以养殖,是个致富的好项目,我村将继续做好宣传,让更多农户走循环水缸养观赏鱼致富路。”张红卫说。


      该乡前郑村农户张新方说:“现在我们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越来越好,坑塘也治理的特别干净,镇里创新水产养殖发展模式,解决了我们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计划承包个鱼塘,既能提高经济收入,又能美化环境。”


      该乡把加强和改善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功能设施完备的特色养殖示范推广基地。大力开展养殖、管理培训、技术推广工作,邀请周边养殖户以及市水产养殖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乡现有养殖户和有养殖意愿的农户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养殖观赏鱼、鲤鱼、草鱼等主要品种的养殖技术为主。


       裴营乡党委书记吴冰表示:“下一步,为提高水产业养殖组织化程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裴营乡将加快水产养殖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各村力争组建1到2个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营造出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水产养殖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赵光选)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