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育人与企业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红色文化育人与企业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
作者:  刘志涛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在长期的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信念和奋斗凝聚成的红色基因,跟随着我们党走过百年,也终将会走以后的漫长岁月。如何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扬光大,促进红色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是如今企业党建工作中需要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企业可以定期邀请老党员开办讲座,例如“红色故事讲坛”,给企业员工讲红色故事;进行老党员专访,邀请他们讲一下红军的革命事迹;通过专访、听故事,感受老一辈党员身上的革命、奉献、不怕吃苦等精神,亲身感受并学习、发扬。革命年代,红军战士经历种种苦难,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穿草鞋,却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无数困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两弹一勋、雷锋、北大荒的开拓者,这些时代的楷模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代名词。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承载着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的红色基因不能失传,我们要通过思政教育把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传递给企业中的广大党员群众。

    其次,红色还应该深入每一个人内心,企业党员可以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轮流讲党课,也可以在“七一精神”“长征精神”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变被动的听、学为主动的听、学,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党课直播红色文化,通过了解英雄故事、革命历史,让红色故事不再只存在于书本上、想象中,而是变得可以切身感受到,让企业中每一个党员群众都能够了解党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认识到红色基因传承是每个党员群众的使命,我们有责任把红色火种代代传承。

最后,要充分利用对企业党员群众进行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定期组织党员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听红色故事,在社会实践中融合红色文化,也可以组织党员到长汀、延安、遵义、井冈山等红色旅游胜地接受爱国教育,感受我们党从建党、长征、到社会主义建设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党员通过各种党建活动感受时代新思想和党的新理论,从听懂、领会到落实,始终坚定党的道路和信仰。

    企业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怎样把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弘扬、传承红色精神,通过红色文化教育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遵循企业中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成长规律开展思政教育,对塑造企业员工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作者:刘志涛,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田庄选煤厂)


编辑:李江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