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欧阳修、范仲淹、蔡襄、寇准……
这些历史上的名人为何出现在一起?
这不是语文课本
而是《开封府题名记》碑
一起找找看!这个碑上都有哪些名人?
开封府,大家都不陌生
它是北宋都城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
被誉为“天下首府”
《开封府题名记》碑则被称为
北宋第一题名记碑
![]()
和我们认知中的碑刻不同
这块碑上刻的不是经文古籍
也不是良言名篇,而是一些人名
仔细瞧瞧的话
上面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
大宋两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的欧阳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一身藏正气,两袖重清风”的蔡襄
……
![]()
他们的名字为何会同时出现在碑上呢?
原来,他们都任过同一个官职
——开封府尹
也就是如今的开封“市长”
这块碑实际上是一份北宋年间
历任开封“市长”(府尹)“名单”(录)
![]()
碑额“开封府题名记”六字为篆书
四周以蔓草和缠枝牡丹纹饰镶边
碑文为楷书,以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
记录了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
至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共146年间
开封府最高行政长官的
姓名、职衔和上任年月等
共计183人次
是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
记载人名最多、时间最详细、涉及官职最多的
都城最高长官题名记碑
183人次的“市长名单”上为啥没有包青天?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可以说是开封府文化符号
虽然他在开封府任职仅一年零三个月
但他革除弊政,执法如山
受到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包青天”
![]()
但奇怪的是
这位在民间妇孺皆知的开封府尹
为什么不在这块石碑上呢?
宋末元初的《癸辛杂识》给了我们答案
“独包孝肃公(包拯谥号为孝肃),姓名常为人所指,指痕甚深”
老百姓在看《开封府题名记》碑时
因为心怀对包公的敬仰和怀念
便在包公的名字上亲切抚摸
久而久之,竟然将包公的名字磨掉了
只留下发亮的凹痕
![]()
指痕下的“龙图阁直学士”字样
可以推断出指痕处就是包拯的大名
包公名不在碑,而在“有口皆碑”
他已然从碑上走进人们的心中
从这块碑中看见不一样的北宋
说起北宋,人们往往会联想到
它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
从大晟编钟里
我们听见余音千年的宋代音律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从建盏中
我们认识独一无二的宋式美学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从《瑞鹤图》里
我们感受到宋徽宗的浪漫主义情怀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但通过这块碑
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北宋
那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朝代
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拙夫
凡学而优者均可出入庙堂
![]()
士大夫群体自觉践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仰
为了树立官员“政过留声”的理念
各式各样的题名记碑便流行起来
这种“题名”制度
提示为官者要有一种荣誉感
同时警示为官者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封府题名记》碑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刻录并流传至今
![]()
历经数百年沧桑变化
留名于碑文的183任官员
以及他们断狱行权的那座辉煌府第
甚至当时那座堪称世界第一的大都市
都已被历史湮没
但碑中那些传奇的人和事
早已冲破时空的阻隔
留在一代代人的心中
![]()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王凯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调研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