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帮忙 后续报道)
82岁老中医心愿达成——
张仲景博物馆收藏其手书长卷
本报记者 王蕾
“感谢您对家乡的热爱,对南阳中医药发展的关注和支持……”8月9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医圣祠内举行,耄耋老中医对仲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片赤诚之心,令在场的南阳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鼓掌称赞。
8月3日,一名叫陈世乾的老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寻求帮忙。原来,今年82岁的陈世乾老人是医圣祠畔原南阳市张仲景医院的一名内科副主任医师,2001年从张仲景医院退休后,就跟随孩子去了北京,一晃就是20余年。2022年他携老伴回到故土南阳,当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看到曾经工作了22年的医圣祠旧貌换新颜、彰显历史底蕴的医圣文化园拔地而起,了解到占地3000亩的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在复建……这推进南阳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一幕幕让他心潮澎湃,于是多方比对临帖、逐字逐句精练结构,前后历时六七个月用小篆手书《伤寒杂病论序》全文并精心装裱,准备送给医圣文化园或张仲景国医大学,以表一名老中医对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份心意。
载着老人的心愿,记者以《耄耋医者手书六尺长卷愿捐赠》为题于8月7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没想到当天下午张仲景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便打来电话,“陈老先生的精神让人感动,让他把长卷送给医圣文化园吧,我们要为他举办个捐赠仪式。”
8月9日上午10时,白发苍苍的陈世乾老人及老伴在张仲景博物馆副馆长高豫宛、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廖俊旭、市张仲景博物院文献部主任柏红阳的陪同下,重游医圣祠、共话仲景故事、庄严拜谒医圣。最后,在医圣张仲景的拜殿前,特别举行了捐赠仪式,面对陈世乾送出的六尺手书长卷和珍藏的9本张仲景学术资料,高豫宛代表张仲景博物馆为他专门颁发了捐赠证书,并握住陈世乾的手说,“您对家乡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和对仲景学术文化的钻研值得我们学习,您捐的学术资料必有用武之地,您赠的长卷我们将悬挂于医圣文化园,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伤寒杂病论序》讲述的医学、医道、医德。”
心愿达成,陈世乾激动地泪眼婆娑,“感谢报社记者的帮忙,让我藏在心底半年多的愿望得以实现,此生无憾。”末了,老人再次肃穆地向张仲景墓亭三鞠躬,那一刻,仲景之光夺目璀璨……
陈世乾将手书小篆六尺长卷《伤寒杂病论序》赠予张仲景博物馆
陈世乾将珍藏的9本张仲景学术资料赠予市中医药研究所和市张仲景博物院文献部
张仲景博物馆为陈世乾颁发捐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