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烽火青春|
听89岁老兵讲述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抗美援朝,是我一生的荣耀
王聚堂(中)忆往昔依然激动万分。全媒体记者 张玲 摄
位卑未敢忘忧国,89岁的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兵王聚堂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岁月洗尽铅华,军魂从未消融。7月26日,怀着崇敬之情,记者走进南阳市城区卧龙路一处民宅见到了王聚堂老人。
这位离开部队71年的老兵,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目光中仍迸发着军人的坚毅。说起入朝作战的艰苦岁月,老人难掩激动,泪水盈眶,他哽咽着、深情地说:“我的命,永远属于党和国家!”
老人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接着说:“很多战友牺牲了,他们永远留在了朝鲜,我是代表战友活下来的!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敬佩铭记的英雄!”
70多年前那段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在老人的讲述中,仿佛打开时光隧道,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那一年冬天特别冷,雪下得很厚
1950年10月,16岁的王聚堂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50师449团卫生队赴朝作战。“那一年冬天特别冷,雪下得很厚!很多战友的脚趾头、手指头都被冻掉了。”王聚堂说,他们在刺骨的寒流中,蹚河流、爬雪山,与敌人周旋。
在朝鲜战场上,王聚堂参加了多次非常艰苦和惨烈的战斗。“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每天就是听从指挥往战场上冲。”王聚堂老人回忆,战场上每天都是炮火连天,但志愿军战士的毅力特别惊人,很多伤员觉得自己受伤不重,处理一下伤口就要求回战场。“负伤了不怕,死了也不怕,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和敌人拼到底,带伤也能继续上前线。”
他捡起那枚弹壳,紧紧攥在手心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老人对战争的理解已深印在脑海中,他的心中也有挥之不去的痛苦。
与刚才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相比,老人情绪一下子显得沉重起来——他想起了今生难忘的一幕。“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飞机在头顶飞来飞去,炮弹一排排地落下来。”王聚堂老人说,当时,前沿阵地伤亡不少战友,他和卫生队的战友一起在战场上抢救伤员,在战壕里正为战友包扎伤口时,又是一排子弹呼啸飞过。等敌机飞走,他一回头,看到紧挨着他的一名战友被子弹穿过头部,当场牺牲,而战友的身旁落着一枚弹壳。
王聚堂流着眼泪捡起那枚弹壳,紧紧攥在手心,“那么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牺牲在敌人的炮弹下!”而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眼前上演。
“战友倒下,是战争留给我最痛苦的回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可那些往事无论如何也忘不掉,那些牺牲的战友总会不时地出现在我脑海中。”谈起当年的战斗,老人几度哽咽,说不下去。
渴了吃一把雪,困了睡雪窝
在朝鲜战场上,不仅战斗激烈,生活条件更是异常艰苦,因为敌人“白天找烟、夜间看火”无法生火,加之朝鲜地形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我军的后勤补给经常无法及时供应,这中间还要时刻防备敌人突袭,没东西吃、没水喝、没觉睡都是常有的事。
“所有的战友每人背一个面袋,袋子里装着炒面,饿了吃一把面,渴了吃一把雪,困了睡雪窝。”王聚堂说,在朝鲜的半年多时间里,没有喝过一口热水,没有换过一次衣服,没有理过一次发。“那时候,志愿军战士常常吃不上饭,但斗志高昂。”
1951年初春,王聚堂跟随部队在汉江战场上遭到敌军猛烈攻击。那场战斗非常惨烈,他们坚守了50天,一个连的士兵最后只剩下21人,战友越来越少,几名卫生员也拿起枪参加战斗。
一个炮弹飞来,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天上是敌机、地上有坦克和大炮……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回想当时的情景,王聚堂的声音哽咽了:“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的幸福,为了这片血染的土地,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坚决同敌人战斗到底!”
战斗越激烈,伤亡的战友就越多,事实上,王聚堂也曾与死神擦肩。在一次战斗中,王聚堂与战友们在防空洞中躲避空袭,一个炮弹飞来,防空洞被炸塌。他的战友被埋在了下面,王聚堂由于在防空洞口,左腿被砸伤,当时疼得无法走路。但是轻伤不下火线,伤亡战友太多,他只对左腿进行简单包扎,就拖着伤腿忙着抢救其他伤员了。
在战场上,作为卫生兵,王聚堂老人看过了太多的流血牺牲,也见过了太多的舍生忘死,每每想起这些,他都会泪流满面,无比悲痛。
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是他一生的坚持
1951年4月,王聚堂跟随部队回国休整,因为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被记个人三等功。
“抗美援朝战场是一所大学校,培养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从朝鲜回国后,王聚堂老人于1951年6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他转业回到南阳,先后在当时的南阳县建设局、税务所等多个单位工作过,1975年调入原南阳市梅溪街道办事处工作直至退休。
从抗美援朝一线战士到单位普通的工作者,王聚堂用自身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退休后,他多次应邀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作报告,接受媒体采访。他要把他和战友们的故事讲给大众,讲给当代的年轻人听,将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他经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后辈勤奋学习,用所学知识报效伟大的祖国。
“和牺牲的战友比起来,我已经很知足、很幸福了,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这是我一生的坚持,永远不变!”谈及战场上的经历,老人感慨万分。王聚堂说,参加抗美援朝是他一生的荣耀。在战场上,年轻的他历经了考验和磨炼,在部队大熔炉里,他成长为一名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战士,这种精神已成为他今生的财富,让他受益无穷。
在王聚堂的家里,珍藏着抗美援朝的军功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等,当老人的儿子小心翼翼翻出这些珍贵的纪念章时,王聚堂哽咽着说:“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永远活不过来了,这里面有他们的鲜血呀。”
如今,王聚堂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他经常和孩子们说:“一定要记住这些烈士的精神,加倍珍惜现在,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工作,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全媒体记者 杨青晓 张玲)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12345热线—— 闻“汛”而动跑出服务加速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