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烽火青春 |
94岁抗美援朝老兵追忆烽火岁月——
永不褪色的军功章
珍藏的军功章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为卫生员的倪云斌,一次次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冒死抢救伤员。
7月26日,在南阳市城区工农路中心医院共和街小区,记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倪云斌。已是94岁高龄的他依旧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依稀可见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保家卫国的风采。“这3枚分别是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和朝鲜军功奖章,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颁发的。”谈起当年的战争,老人的目光拂过一枚枚军功章,神情庄重,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遥远年代。
幸福晚年
秘密渡江打赢入朝第一仗
倪云斌,1929年出生于南阳,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成都战役等。因少时在药店当过学徒,半年后被分配到50军148师444团一营当卫生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50军是首批入朝的军队之一,倪云斌所在的444团是从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秘密入朝的前卫部队。
1950年10月19日,444团被临时紧急调用,秘密从鸭绿江上的浮桥进入战火纷飞的朝鲜。“当时是秘密出国,我们都身穿朝鲜军服,凡带有中国字样的日记本、毛巾等全部剪掉,连帽徽都摘下了。”老人说,没想到过江后行军约有50里地,部队就遭遇了小股敌人,并有了第一次交火。
那一仗,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战斗来得太突然,防御工事什么的,我们都没来得及准备就打起来了,但敌人更没想到会遇到我们,也是仓促应战。”说到此处,倪老有些激动,仿佛自己还是那个21岁的年轻战士。狭路相逢勇者胜。志愿军反应迅速,英勇作战,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就取得了胜利。战后大家士气高涨。
无惧生死只为保家卫国
“朝鲜战场条件的艰苦,是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但我们当时都没觉得啥。”倪云斌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1950年12月底志愿军强渡临津江。
当时,50军奉命强渡临津江,追歼南逃的“联合国军”。“部队是半夜渡江的,我们脱了棉裤举着,蹚着江面的一条水道过江。”倪云斌对临津江的最深记忆就是“冷”,那股逼人的严寒与人们一般印象中的冬天不同,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足以致命。
“水道带着冰碴子,江水齐腰深,我们下去不一会儿,腿就没知觉了。”在渡江过程中,眼看着身边的战友因不敌严寒永远留在了临津江。战士们纷纷化悲痛为力量,不但咬着牙挺过去了,还打了一场以劣势装备全歼敌重型坦克部队的漂亮仗:全歼敌军一个营以及一个坦克中队,击毁和缴获坦克30多辆、装甲车和汽车20多辆,毙伤敌近500名。
“每一次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但我们并不惧怕死亡,也没感到有多苦,保家卫国是刻在我们心底的坚定信念。”老人说,生在那个时代,就要做那个时代该做的事!
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
在朝鲜战场上,倪云斌和战友们经历了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他记忆中打得最惨烈的是修理山阻击战。
“我们以一个团抵挡数倍的美军精锐,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抵挡了美军50多次的冲锋,志愿军的鲜血洒遍了修理山。战后美军将这座山岭称之为‘血岭’。”倪云斌回忆,1951年1月27日到2月5日,美军一个师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每日对444团防守的修理山阵地实施狂轰滥炸,小小的修理山阵地被炸成了一片焦土。在兵力、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血战9昼夜,守住了阵地。
作为战地卫生员,倪云斌每天在枪林弹雨中救治伤员、转运伤员。那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更多的伤员。大批伤员被抬进营部卫生所,倪云斌同医生、护士不分昼夜地抢救,炮弹常常就在身边不远处落下,坚硬的冻土被掀上天,他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给伤员包伤口、换药、喂饭菜、洗绷带……新挖的防空洞病房很快住满,一些重伤员则被转送到团部卫生院。
“在这场阻击战中,很多战友都壮烈牺牲了。”谈及当时的惨烈战况,老人言语间难掩悲伤。战后被授予“修理山连”英雄称号的444团4连,上阵地128人,下阵地仅剩28人,剩下的,主要是连部的勤杂人员和炊事员。
不忘初心感恩幸福生活
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朝鲜军功奖章……每一枚军功章,对倪云斌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爷爷的纪念章是他最珍贵的宝贝,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倪云斌的孙子倪明鹤说,“闲暇时候,爷爷就爱把这些纪念章拿出来反复擦拭,我们知道,他又怀念当年的战友了。”
“现在的生活好了,可惜他们看不到了……”倪云斌说完这句,很久一动不动,仿佛想起了当年的战友们,他们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一个个闪过,战友们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才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从枪林弹雨中归来的倪云斌,倍加珍惜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岁月。1978年,他转业到市中心医院工作,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治病救人,直到退休。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对我们抗美援朝老兵关爱有加,还是要感谢祖国呀!”倪云斌告诉记者:“我今年94岁,入党72年,现在没事种种花草、看看电视、散散步,以前哪敢想自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路遇火情,21路公交车司机停车勇救火:何清洋,好样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