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淅川县老城镇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产业助民增收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百名记者走基层 | 淅川县老城镇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产业助民增收
作者:  陈杰超 卢晋荥

百名记者走基层 | 

淅川县老城镇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产业助民增收——

荒坡变果园  日子比蜜甜


  “去年销售杏李40多吨,收入近100万元,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还要好!”7月22日,走进淅川县老城镇杨山杏李基地,种植大户王中玉看着丰收的果子,满脸都是幸福。

  老城镇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21个行政村村村环库、户户临江。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丹江口水库库岸线抬高,老城镇大片高产良田被淹没,剩下的多是荒坡低产区。如何在保水质的基础上,带领广大乡亲增收致富,是老城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县里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我们多方考察调研,发现杏李耐旱、耐瘠薄,亩产2000公斤左右,盛果期达20年以上。”老城镇镇长李红印说,该镇从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杏李等生态林果产业。

  52岁的王中玉是最早一批发展杏李的农户,提及杏李种植经历,他笑着说:“刚开始没经验,杏李品质不高,卖相差。政府组织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现在杏李品质提高了,产量也实现翻番。”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李红印介绍说,如今,全镇3万余亩杏李进入盛果期,销售问题始终是老城镇党委、镇政府的一件大事。当下正值杏李采摘季节,镇村干部三天两头就往村里跑,实时掌握销售情况。

  “在政府的帮助下,今年5月份,外地客商与我签订了‘定园’协议,预订了我果园里的全部杏李。”王中玉指着自家的果园,笑不拢嘴。

  “我们专门成立杏李销售工作专班,领导班子分包到村,负责各村杏李销售工作。在与往年客商保持联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招商范围,拓宽销售渠道。”李红印介绍,对有销售意向的客商,镇领导亲自陪同到各村杏李基地查看长势,并出面签订预售协议,坚定客商信心。同时,根据不同果品标准,针对性培训分拣熟练工,提高分拣效率。及时解决果品交易过程中各种纠纷矛盾,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有效保障客商收购果品最优化、果农收益最大化,防止出现坑商、骗商等不良现象。

  “今年是我来淅川收购杏李第三个年头,淅川气候温和,水质好,杏李品质好,很有市场,我已经跟镇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位正在核对订单的福建客商介绍道。

  “未来,我们谋划在每个村里都建设1个以上不低于50亩的精品果园,打造集果品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林果产业,带动果农收益像蜂糖李一样甜美!”老城镇党委书记刘永亮信心满满。(全媒体记者 陈杰超 通讯员 卢晋荥)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