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前夕,记者走进南阳市档案馆探寻档案奥秘——
38万卷馆藏“解码”城市记忆
馆藏档案珍品——《毛泽东选集》(1947年版)
一提到档案馆,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影视剧里陈列着一排排古老木架,收藏着重要机密的神秘单位。南阳市档案馆里都存了些什么资料?这些资料跟普通市民的生活有何关联?6月8日,“国际档案日”前夕,记者走进南阳市档案馆,揭开这个“超级资料库”的神秘面纱。
市民咨询查档
优化查档服务 为民排忧解难
看似遥远的档案,其实离我们很近,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6月8日8:40,市档案馆迎来了第一位办事的市民。市民方先生来查询多年前的招工名册,解决退休时的工龄认定问题。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海量的档案数据中查找线索,用了近半个小时,最终查阅到了方先生需要的材料。
像方先生这样在市档案馆帮助下,解决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市民还有很多。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程相山介绍,单位或普通市民,如果要查询开放档案,可以持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到档案馆查询;委托他人代为查阅的,需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证、委托人的身份证或复印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档案馆不断简化档案查阅手续,开通了“一网通办”、异地跨馆联查等查档服务,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据统计,去年市档案馆共接待查档群众1210余人次,查阅利用档案10802卷次,复印、拍照档案88946张。
通车前的南阳火车站
38余万卷馆藏 见证南阳发展
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档案馆保存档案389395万卷(件),包括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四大门类。
十万大军修建鸭河水库
走进该馆档案库房,一排排密集的档案架内整齐摆放着各类档案资料,包括清代、民国时期、革命历史时期的档案,新中国成立后南阳地区、南阳市的档案。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反映南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形成的各类档案,比如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档案等。
馆藏档案珍品——清嘉庆元年敕书(圣旨)
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馆藏档案所属所代为1796年至2020年。其中,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馆藏档案资料珍品有:清嘉庆元年敕书(1796年)、丁地执照(清同治五年至宣统三年52件,“民国”元年至二十九年24件)、《毛泽东选集》(1947年10月出版)、《二万五千里长征记》(1938年2月出版)、《内乡通考》(十卷十册,1869年,手稿本)等。
近年来,南阳市正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全力推进市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目前已完成扫描档案650万页,合计54417卷、26517件,形成电子目录80余万条,其中,永久文书档案数字化率达100%。到年底,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将超过90%,明年将建成数字档案馆。
工作人员介绍展出档案资料
打开“历史记忆” 讲好“南阳故事”
档案不只是历史的印迹,更是历史的传承。
踏进位于市档案馆二楼的南阳市“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记者仿若步入穿越时空的虫洞。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中原局关于准备突围致中央电》(1946年6月20日)、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手稿等珍贵档案,也看到了十万大军修建鸭河口水库、通车前夕的南阳火车站以及赶集归来、粮食喜获丰收、棉花堆积如山等时代印记鲜明、生活气息浓厚的老照片。
赶集归来
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展馆分为理论探索、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牢记宗旨、自身建设五大部分,共展出了400余幅历史图片、300多件珍贵文献,展现了我党近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前行的光辉历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阳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近年来,市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连续多年编辑出版《干部任免名录》《南阳大事记》,同时为《南阳党史三卷》《南阳年鉴》提供最原始、最真实的档案凭证和依据;举办《百年南阳画卷》大型图片展览,被列为南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之一,并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联合公布的《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筹划编辑了《百年初心—图说中国共产党在南阳100年》党史画册,被列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会同汉江流域兄弟城市档案部门,联合编撰了《汉江流域城市群珍档荟萃》一书,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资政参考。
站在新的起点,市档案馆将着力打造城市记忆的重要窗口、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基地,把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伟大征程的生动实践记录好、留存好,以实际行动展现“讲政治、强服务、深挖掘”工作理念和时代担当。(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求职招聘全方位 筑梦青春向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