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5月25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沙河村的蚕坡上,金黄色的柞蚕悠闲地吃着柞叶,蚕农们头顶箩筐,在山坡上来回奔波,不断地给蚕儿寻找“新家”。
蚕农 张万松:“我们养了三十多年了,养蚕是一个传统,我们养三个月的时间,像我养了三年蚕子收入就是两万块钱左右,在这养蚕期间我家庭也照顾了,钱也挣了,比我出门打工强。”
南召县柞蚕良种繁育体系沙河基地占地5000余亩,气候优越,通过杂交优选培育出了彩色柞蚕,色呈七彩,茧如水晶,丝亮如玉。
南召县南河店蚕场厂长 郭有玲:“目前,在柞蚕示范基地放养的品种以‘宛黄’、‘豫大’、‘三九’、‘101’品种为主,还引进了少量的‘胶蓝’、‘胶绿’、‘鲁红’、‘白一化’等新品种,柞蚕颜色从原来单纯的黄色变成了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柞蚕从最初的农家放养致富增收,开始走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柞蚕产业外延不断拓展。”
南召县拥有适宜养蚕的柞坡150万亩,已开发利用105万亩,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产量占全省60%以上。
近年来,南召县通过技术创新、集约生产经营,柞蚕产业从单纯的放养增收发展到乡村休闲观光,地毯花色也从传统图案走向多元风格,具有保健功效的蛹虫草问世,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南召县蚕业中心副主任 张德森:“目前,在全县有14个乡镇,262个行政村,多数农户从事柞蚕养殖,以及茧丝毯系列产品的深加工。加上柞叶、槲叶采收、绢丝、茧丝绵、丝壁毯、蚕蛹食品等深加工产业,南召在缫丝、织绸、绢纺、织毯、丝绵被加工和蚕蛹食品加工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系列化的生产规模。”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镇平公安局:服务群众暖心事
下一篇:南召县两所学校被全国红办命名为“红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