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杨智刚:用心做好教育 用爱陪伴成长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杨智刚:用心做好教育 用爱陪伴成长
作者:  赵明禄 周梦 屈连文

百名记者走基层 | 

坚守基层24年,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杨智刚——

用心做好教育  用爱陪伴成长


1.jpg

课间欢歌。全媒体记者 周梦 摄

  24年光阴,能做些什么?留在乡村学校执教的南阳市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初级中学教师杨智刚用行动作出了回答:24年的坚守,他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无数乡村孩子实现人生梦想,被授予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南阳市优秀教师、卧龙区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5月19日清晨,记者走进龙王沟风景区初级中学,感受一位乡村教师平凡而又充实的一天。

  爱家乡,毅然回到基层任教

  5月19日5时,东方泛起鱼肚白,蔚蓝色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芬芳,位于卧龙区小寨街一角的龙王沟风景区初级中学,显得宁静又美好。

  5时20分,杨智刚从3楼的一间宿舍走出,静静地站在操场边上,等待学生们到来。5时30分,随着起床音乐声响起,宁静的校园热闹起来。5时40分,杨智刚带着八年级一班51名朝气蓬勃的学生,迎着初升的太阳,绕着操场奔跑。奔跑中,杨智刚不时用关爱的眼神,看向两个女生。“这两个女生,都是留守学生,一个跟着奶奶生活,曾经在教室里晕倒,我把她背下楼,送到南阳急救;一个跟着外婆生活,从小贫血,身子骨弱。她俩都不适合剧烈运动,但争胜心都很强,坚持跑步。每次跑操和体育课她俩都让我放心不下。”杨智刚一边奔跑,一边轻声告诉记者。

  6时10分,杨智刚和学生一起走进教室,他看着学生们拿起英语课本早读,才悄悄从后门走出。

  “我们学校是寄宿式学校,我的宿舍在3楼,我班学生宿舍在4楼,就在我的头顶,有啥动静我都能第一时间听到。”在空旷下来的操场边,杨智刚告诉记者,他父亲杨思德是一名乡村教师。受父亲影响,他1996年考入当时的南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4年。

  “现在路修好了,条件也好多了,刚毕业时我在陡沟小学教书,每逢下雨天,我们所有老师都到漫水桥那儿接学生,低年级学生都由我和王剑英两个年轻老师背着过河。如果哪个学生没来,我俩都要到他家去寻找,唯恐出现意外。”杨智刚回忆道,2004年秋期开学的第二天,杨智刚发现班里有一个孩子没有返校。他连着3次到这个孩子家中,苦口婆心劝说孩子复学。第3次去时,因刚下过大雨,河水暴涨,在经过一座漫水桥时,他连人带摩托车滑到桥下,路人及时施救才让他脱险。当他推着熄火的摩托车,落汤鸡一样出现在学生家门口时,家长感动地说:“杨老师为了孩子,差点儿把命搭上,我还有啥说哩?娃儿,赶紧背上书包跟着老师上学去!”在杨智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陡沟小学连续多年零辍学,真正做到了“一个也没有少”。

  “早读马上就要结束,我得和孩子们一起排队到餐厅。我们班就餐队伍最整齐、最文明有序。”7时5分,杨智刚告诉记者,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只有多和学生沟通,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担任班主任这17年,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利用用餐时间,和学生聊生活、聊学习,努力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爱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8时10分,杨智刚踏着上课的铃声,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开始当天的第一节课。这节课,他讲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把课上好是最大的师德”,这是杨智刚始终如一的信念。在24年的育人生涯中,他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潜心钻研教法,用心做好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每一节数学课都上得有趣有味有效,让孩子爱上数学课堂、喜欢上数学学科,为孩子成长成才插上理性思维的翅膀。龙王沟风景区初级中学校长王剑英介绍,2010年,学生李冬上初中一年级时,因成绩不好,又处于青春叛逆期,产生辍学念头。杨智刚从思想上开导、从生活上关心,还经常利用晚自习、双休日给他“开小灶”。李冬的成绩快速提升,学习热情高涨,顺利考入理想高中、大学,现在在南京理工大学读硕士。“是杨老师改变了李冬的一生,不管是孩子,还是李冬家人,都很感激杨老师。李冬父亲只要谈起此事,总是无限感慨。”

  “在教育上,杨智刚始终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重视正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他注重体育、音乐、美术素养培养,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中心校师训专干王长虎这样评价杨智刚。

  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胜于蓝”

  13时50分,在杨智刚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里,杨智刚和7名青年教师正在探讨数学教学问题。

  “杨智刚老师亦师亦友,如兄如父。我是他的学生,初中三年杨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回到母校,成了杨老师的同事。在我们学校,像我一样回到母校教书的杨老师的学生有6人。”韩国丽告诉记者,当年她上初中时,杨智刚就把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五育并举”融入班级管理,把班里学生分为“红色战队”和“蓝色战队”,以小组为单元、以活动为载体、以积分为“财富值”,创设人人有事干、处处有竞争、事事能合作的平台,以文化管理班级,激励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引领全体学生成长。现在作为杨智刚的同事,在杨智刚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里,经杨老师指点,大家进步都很快。

  16时30分,离开杨智刚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杨智刚走到八(1)班教室。16时35分,下课铃声响起不久,教室里传出欢快的歌声。循着歌声,记者走进八(1)班教室,只见弹着吉他的杨智刚坐在走廊上,学生们围在他周围,一起快乐歌唱。

  “五一前,杨老师邀请在南京理工大学读硕士的李冬学长给我们作了一场报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也要像李冬学长一样,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生物工程专家。”学生赵一儒告诉记者,杨老师经常创作一些励志歌曲,利用课间时间教同学们演唱。

  “初中三年,是人生当中最需要引导的三年,我要给他们更多的爱,教会他们孝道、友爱、乐观、快乐,将来他们不论是当农民,还是当科学家,都能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17时,当记者结束在龙王沟风景区初级中学12个小时的采访时,杨智刚深情地说。(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周梦 通讯员 屈连文)

2.jpg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