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 一渠甘甜清水见证南阳担当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 一渠甘甜清水见证南阳担当
作者:  吕文杰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

一渠甘甜清水见证南阳担当


640.jpg

  一渠碧水长流,满眼青山在望。

  碧波映衬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尽显巍峨,清澈的丹江水穿过闸门,宛如一条青龙,欢涌北上。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视察,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汇报,发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慨,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两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抓手,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厚植自然生态优势,奋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城,绘就了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坚决守护好水源地一库碧水”这一庄重承诺已写进南阳的绿水青山之中。

  守护清水永续北送

  一泓碧水映青山,两岸葱茏入眼帘。

  5月10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李清林、杜春蕾搭乘标有“中国水质监测”的船只航向丹江口水库深处。

  船行10余分钟,到达规定的取水点位。李清林启动取水仪器,抛投、浸水、漫瓶、收绳、上提,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接着,他将取样瓶中的采样水倒入检测罐中,合罐、拧紧,启动检测仪器。不到一分钟,水质检测结果全部显示在检测仪器上。“根据测量数据显示,此次水样为Ⅱ类标准。”杜春蕾负责水样数据的记录。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李清林等工作人员在每月月初、月中、月末对库区上的8个点位和16个入库河流水样进行取样检测,采样期间每天要跑近900公里,正是这份坚守,为水质监测提供了“真、准、全”的数据支撑。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全市上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守护生命线的高度,把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水润北国,厥功至伟。通水8年多来,已累计向京津等沿线城市送水超55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已成为沿线24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的供水生命线,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铸就护水绿色屏障

  南水北调,源起南阳。

  于南阳而言,守护好一渠清水,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课题,更是责任担当。

  为保证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市委、市政府划定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出台了《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一批政策法规,创新推行“一河一策一图”治水模式,被生态环境部誉为“南阳实践”。

  减排扩容守住“发展线”。近年来先后关停企业387家,取缔养殖场613家、网箱养殖51279箱。扎实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库区违建15.3万平方米,恢复岸线长度15.25千米,恢复有效库容513.62万立方米。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日常巡查、联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洛阳、十堰等9市签订《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多“模块”共同发力。连续19年实施春季禁渔。把春季禁渔区域扩大为丹江口库区及全县天然水域。31个重大项目列入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全面构建库区绿色屏障,汇水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治理水土流失2500余平方公里。

  淅川县两百多位护林员、护水员、基层干部长年驻扎一线,发扬艰苦精神,奋战在2000余公里的库岸线上,守好汩汩清流,种下片片绿林,管护座座青山。

  生态经济蓬勃发展

  生态是南阳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南阳最美的底色。

  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绿色崛起的方向和路径,勾勒得更加清晰。

  离渠首不远的九重镇张河村,曾靠种辣椒致富远近闻名,为了保证水质安全,他们放弃辣椒产业,将6000亩岗坡地全部种植软籽石榴,开启了生态农业模式。如今乡亲们的日子,就像石榴籽一样甜。

  目前,淅川县软籽石榴、薄壳核桃、杏李等林果产业面积达23万亩,金银花、迷迭香、丹参等中药材稳定保持在10万亩以上,高标准建成3000亩以上生态产业基地14个。探索实施“旅游+”,把生态旅游与森林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殷殷嘱托重如千钧,使命在肩催人奋进。南阳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全市上下一心,力保清水北送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2021年以来完成造林14.7万亩,造林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省县级前列,石漠化治理和困难地造林经验全国推广。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跻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入选全国“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2022年,丹江口水库以第一名成绩被授予全省首批美丽河湖称号,水质保护工作作为美丽河南先进实践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学习。

  …… ……

  感恩奋进,牢记嘱托。

  南阳肩负使命再出发,波澜壮阔又一程。千万南阳人民奋勇争先,写下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精彩答卷。(全媒体记者 吕文杰)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